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西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3
2024-12-12
保靖县的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岁月变迁的故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保靖县地属楚地。楚威王三年(公元前 337 年),建黔中郡,保靖便在黔中郡中部。汉高祖五年(前 202 年),将湘西五溪地置迁陵县,县治设今县城东 “四方城”,属武陵郡。此后,迁陵县历经了多次名称的变更。西汉王莽改迁陵为迁陆,东汉复为迁陵。三国、两晋时期,迁陵县依旧隶属武陵郡。
南北朝时期,宋孝建元年(454 年)置武陵太守,齐复武陵郡,改迁陵为零陵县。梁置沅陵郡,设大乡县,零陵析入大乡,隶属沅陵郡。隋代沿袭这一行政区划。
唐贞观九年(635 年),析大乡部分地域置三亭县,其治所在堡子街(今县城后街坡),隶属辰州。天授二年(691 年),析大乡置洛浦县,其治所 “西洛” 在今县城西南大妥乡甘溪村。先天二年(713 年),又复三亭县,隶属溪州。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 年),改三亭县为保静州。
宋建隆元年(960 年),改为羁縻保静州,隶属于荆湖北路。元初改称保靖州,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改为保靖州军民安抚司。
明洪武元年(1368 年),改安抚司为宣慰司,洪武六年(1373 年),升为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直属湖广布政使司管辖,后改属湖广都司,领五寨、筸子坪 2 长官司。
清雍正五年(1727 年)设同知,雍正七年(1729 年),实行 “改土归流”,废除了保靖承袭 34 代、历时 787 载的土司世袭制度,设立保靖县,县治今迁陵镇,“保靖” 为保持地方安定之意,相沿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靖县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和民族融合。从古代的郡县制到土司制度,再到 “改土归流” 后的保靖县,这片土地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保靖县的各个乡镇也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如迁陵镇,公元前 202 年,西汉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始置迁陵县,县治设迁陵镇,“迁陵” 一名沿用至今。迁陵镇位于保靖县中东部,地理位置重要,镇内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唐置三亭县后始迁今址。清雍正七年(1729 年)“改土归流” 建县城。民国 23 年(1934 年)建为特别镇,次年命名为迁陵镇,沿用至今。2005 年 12 月行政区划调整,梅花、龙溪 2 乡并入迁陵镇。2015 年 11 月行政区划调整,原复兴镇、原水银乡、碗米坡镇部分村民委员会合并入迁陵镇。
复兴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复兴村得名。当地原有一开设很早的墟场名老场,后因经济萧条而关闭。清代嘉庆年间在此重新开场,场面振兴,经济繁荣,故名 “复兴场”。位于保靖县中南部,元初属保靖州。清 “改土归流” 后至民国属保靖县。1949 年 12 月先后属三区、二区。1958 年 10 月建复兴人民公社,1984 年 4 月公社改乡,1985 年 10 月撤乡建复兴镇。2015 年 11 月行政区划调整,部分村与迁陵镇合并,原大妥乡、原清水乡部分村与复兴镇合并。
普戎镇因镇政府驻地普戎而得名。“普戎” 为土家语 “蓬日翁” 的音变,意为雀鸟鸣叫的地方。地处保靖县北部,元初为保靖州属地。清 “改土归流” 后至民国属保靖县。1949 年 11 月属二区。1958 年 10 月建立普戎人民公社,1984 年 4 月公社改为乡,1999 年 7 月撤普戎乡建普戎镇。
水田河镇因境内最大河流水田河而得名。该地有一条溪河,四季水流不枯,溪流两岸多水田,故名水田河。地处保靖县南部,清至民国属保靖县。1949 年 11 月属四区。1952 年建水田乡。1958 年 10 月建立水田人民公社,1984 年 4 月改为乡,1985 年 10 月撤乡建镇。
保靖县的历史沿革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了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辉煌。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保靖县的人口状况在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截至 2023 年,保靖县常住人口总数为 22.74 万人。其中,城镇化率为 48.29%,这表明保靖县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迈进。城镇人口总数为 10.98 万人,乡村人口总数为 11.76 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镇生活和工作,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同时,乡村也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产业,为乡村人口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2023 年保靖县户籍人口总数为 29.03 万人。户籍人口数量相对稳定,反映了保靖县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地区,对人们的吸引力。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人口流动的情况。一些人可能因为外出务工、求学等原因离开保靖县,但户籍仍然保留在本地。同时,也有一些外来人口来到保靖县工作和生活,为保靖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保靖县的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保靖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同时,保靖县也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来到保靖县创业、就业,为保靖县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保靖县的人口情况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关注人口变化趋势,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靖县在 2023 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方面的良好态势。
2023 年全县生产总值 84.12 亿元,同比增长 6.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4.8:35.98:49.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2.46 亿元,增长 3.2%;第二产业增加值 30.27 亿元,增长 8.5%;第三产业增加值 41.4 亿元,增长 5.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1.93%、64.18% 和 33.89%。九大行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其他服务业 31.03%、工业 25.89%、农林牧渔业 15.07%;后三位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 1.5%、批发和零售业 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2%。全社会用电量 63789 万千瓦时,增长 8.2%。全年新增 “四上” 企业 15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 家、建筑业企业 1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 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 9 家。全县 “四上” 企业累计达 100 家。
2023 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1.85 亿元,同比增长 3.3%。特色经济作物稳定快速发展,如茶叶、柑桔等。全县粮食总产量 9.53 万吨,增长 1.2%,其中稻谷 5.39 万吨,玉米 2.56 万吨,豆类 0.36 万吨。茶叶产量 0.14 万吨,柑桔产量 15.68 万吨,烟叶 0.14 万吨。年末生猪存栏 15.42 万头,下降 9.9%;年末生猪出栏 29.59 万头,下降 2.1%。出栏牛羊 0.57 万头、8.98 万头,分别下降 5.0%、1.8%;出笼家禽 87.58 万羽,增长 6.2%。肉类产量 2.55 万吨,下降 2.2%。水产品产量 0.29 万吨,增长 9.4%。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众多,达 617 家,其中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1 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5 家,州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22 家。农业专业合作社 1234 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7 个、省级 “100 家” 合作社 2 个。家庭农场户数 372 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 1.38 万亩。万亩特色标准园 2 个,柑桔产业品改面积 0.55 万亩,茶叶品改和培管面积 15.5 万亩。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 18.8 万千瓦,增长 2.6%;实现农村土地流转 13.66 万亩。
2023 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10.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6.0%,规模工业企业达 40 家。工业用电量 39551 万千瓦时,增长 13.3%。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耗 3.84 万吨标煤,同比增长 2.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 0.43 吨标煤,下降 8.14%。
规模工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长 4.2%;股份制企业增长 14.6%;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 33.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 14.2%。在总计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 19.6%;国有控股企业增长 25.8%;非公有制企业增长 14.0%;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增长 1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25.39 亿元,同比下降 8.7%;利润总额 0.29 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用工人数 0.28 万人,同比下降 9.7%;亏损企业 8 家,亏损总额 0.19 亿元,增长 44%。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 8.55 亿元,增长 4.5%,占全县生产总值比 10.2%;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 3.26 亿元,增长 1.2%。房屋施工面积下降 38%;房屋竣工面积下降 66%。
2023 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8.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增长 39.6%,非国有投资、民间投资下降 36.6%、31.5%。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 83.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 50%;民生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下降 21.3%、20.2%、13.1%;生态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55.4%、360%,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为 39.4%,高于去年同期 9.2 个百分点。
保靖县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全州第一,经湘西州统计核定,2023 年 1 - 2 月保靖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6 亿元,增速 9.2%,全州排位第一。1 - 9 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0.6%,从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生态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 122.8%、95.9%、1217.0%、2.3%;产业投资增长 95.0%,增速比 1 - 6 月快 15 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增长 45.5%。
2023 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3.15 亿元,下降 13.1%。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 7.34 万平方米,下降 34.5%;其中期房销售面积 2.26 万平方米,下降 77.3%,现房销售面积 5.09 万平方米,增长 305.8%。房地产待售面积 17.58 万平方米,增长 106.5%。商品房销售额 2.46 亿元,下降 42.2%;其中期房销售额 0.74 亿元,下降 79.2%;现房销售额 1.72 亿元,增长 154.7%。
2 月 4 日,保靖县举行 2023 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当天,保靖县 15 个重点项目齐开工,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总投资 39.8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8.7 亿元。2023 年,该县谋划了 80 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 170.9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54.5 亿元。
2023 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26 亿元,同比增长 1.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8.03 亿元,增长 0.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3.23 亿元,增长 1.4%。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分别下降 4.7%、3.2%、6.9%;餐饮业增长 25.3%。
保靖县外贸进出口贸易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 年,保靖县进出口贸易总额 66 万元;2022 年,257 万元;2023 年,截至 11 月底,进出口总值 2412 万余元,其中实现出口 1099 万元,进口 1313.52 万元,增速位居全省前列。2022 年 11 月,全省首家县级海关服务站 —— 保靖县海关服务站成立。海关服务站成立后,保靖县充分抓住省、州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政策,发挥海关服务站前沿 “三员” 指导优势,靠 “骨干外贸企业” 牵头、园区企业 “跟上路”,县域外贸企业 “抱团” 迈大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保靖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2022 年县商务局对全县有外贸资质潜力的 12 企业进行分包,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挖掘企业外贸潜力。2023 年 10 月保靖皓天印刷公司 1300 余万元设备进口正是努力挖掘出来的第一枚 “果实”。2022 年以来,按照海关服务站《联席会议制度》,保靖县商务局会同湘西海关已召开 4 次专题联席会议,建立完善县域企业档案 26 份,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问题,建立 “问题台账” 3 块 18 类,分门别类实地进行 “一对一” 指导、处理问题 7 个;结合 “服务站企业交流微信群” 实时在线帮助 4 家企业解决涉及报关、出口产品技术指标等 6 个问题。保靖海关服务站组织开展工作集中培训 3 次,现场座谈指导 10 余次;两家单位协同组织开展外贸专题业务集中培训 2 期,培训人次达 50 余人次、辐射企业 26 家;服务保晋贸易、上真电子、辰星户外等 4 家企业外贸进出口业绩实现 “破零倍增”;培育 “挖潜” 科兴制衣、皓天印刷等 1500 余万元进出口业务;开展 “企业大帮扶政策大宣讲” 行动,深入县域内外贸企业 20 余次;指导和帮助用企业用足用好省、州和县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为 5 家企业申报州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10 万元。
保靖县积极推进经济发展,通过聚焦产业富民、开放创新、生态绿色、固本强基等方面,努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产业富民方面,大力实施产业富民行动,激发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抢占新赛道。2023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3%、7.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 2.01,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 14.1%,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 39 万元。在开放创新方面,推进改革攻坚,实施招大引强,优化营商环境。2023 年新增 “四上” 企业 15 家,经营主体净增 1180 户,增长 8.88%,新增上云企业 160 家,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 34 位。在生态绿色方面,擦亮生态名片,拓展转化通道,打造美丽家园。获评 “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最干净的城市”“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固本强基方面,突出党建引领,突出文教强县,突出医疗提质。2024 年二季度全县旅游人次、收入分别为 245.89 万人次、24.02 亿元,同比分别上涨 26.75%、27.83%。目前共投入教育资金 4 亿元,2024 年本科录取率达 85.8%。
保靖县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吕洞山:作为保靖县著名的自然景观,吕洞山是湘鄂川黔边界的名山之一。其山势雄伟壮观,云雾缭绕其间,宛如仙境。山上寺庙众多,为这片自然之地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人文底蕴。这里还有许多珍稀动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保靖的珍贵宝藏。尤其是云海日出,更是不可错过的美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吕洞山上,金色的光芒穿透云雾,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站在山顶,俯瞰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广袤的大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此外,吕洞山周边还有吕洞山自行车绿道即将惊艳亮相,全长 7.33 公里的绿道起点在吕洞山镇吕洞村五尾桥,终点到达吕洞山顶,游客可骑自行车或乘坐观光车沿绿道而上,感受苗寨风情,欣赏吕洞山风光。
龙洞风景区:以溶洞景观为主体的龙洞风景区,山势险峻,充满了挑战与神秘。洞内钟乳石奇特各异,有的如仙女下凡,有的似巨龙盘旋,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泉水清澈见底,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龙洞风景区不仅有壮观的自然景观,还充满了探险的乐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保靖黄金茶园:这里是著名的茶叶基地,茶园面积广阔,一眼望去,绿油油的茶树连绵起伏,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保靖黄金茶品质优良,色香味俱佳,古人有 “一两黄金一两茶” 之说,是少有的珍品。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感受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了解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过程。茶园周边的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永茂镇苗族风情:永茂镇是苗族聚居地,这里可以感受苗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苗族的歌舞欢快热烈,服饰绚丽多彩,美食独具特色。游客可以参观苗族建筑,感受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在这里,还可以参与苗族的传统活动,如打油茶等。苗族的风俗独特而丰富,如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头帕、首饰、衣裤及其他都充满了民族特色。
保靖烈士陵园:作为缅怀先烈的红色旅游景点,保靖烈士陵园安葬着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这里庄严肃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游客来到这里,可以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坚定信念。
清水坪金矿遗址: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清水坪金矿遗址有着丰富的金矿开采历史和文化遗产。这里见证了保靖县的历史变迁和经济发展,是了解保靖历史的重要窗口。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保靖古城墙:历史悠久的保靖古城墙,保存完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墙见证了保靖县的古老历史和岁月沧桑,是保靖县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古代保靖的风貌。
葫芦寨民族风情园:以民族风情为主题的葫芦寨民族风情园,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这里可以欣赏到民族歌舞表演,品尝民族美食,购买民族特色商品。风情园周边的自然环境优美,与民族文化相得益彰,是体验民族风情的好去处。
猛洞河漂流:著名的水上旅游项目猛洞河漂流,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充满刺激和挑战。游客可以在漂流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体验一场惊险刺激的水上之旅。湘西猛洞河漂流全程 11 公里,有 155 个弯,两岸峰林奇石、飞瀑流泉不断,风光旖旎。漂流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参与打水仗等活动,增加游玩的乐趣。猛洞河漂流详细攻略包括亲子漂流和生态漂流,全程大概 3 个多小时即到即漂,取票最迟下午 4 点,建议别戴眼镜,手机一定放到防水袋里,自备雨衣、凉鞋、换洗衣服、毛巾等。自驾游客将车停放在猛洞河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购票后上三楼乘坐景区环保车去漂流起点,漂流结束后,终点站乘坐环保车返回猛洞河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终点出口有免费的洗浴场所,有热水和吹风,也有付费的景区出口的商铺可洗澡洗头。
吕洞山风景区其他景点:如 “三道清泉”、吕洞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景观等。“三道清泉” 清澈见底,泉水潺潺流淌,为吕洞山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吕洞山自然保护区内还有许多未被开发的自然景观,等待着游客去探索发现。探秘虎穴洞,这处位于保靖县水田河镇金落河村野猫寨的神秘洞穴,听着令人生畏。然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穴洞共有三个旱溶洞,呈竖直状,一个挨着一个,洞口面朝一个方向,罕见而奇特。洞内有石头像老虎而得名,还有大硝坑、龟壳样的钟乳石、千姿百态的石笋、石乳、石柱等景观,以及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龙洞的第三个溶洞,洞顶有宛如一条龙脊向漆黑的溶洞深处延展而去的奇石和犹如浩瀚星空万千繁星交替闪烁的美景。此外,还有虎眺崖,登高眺望,可感受 “无限风光在险峰” 的壮丽景色。
保靖县的特色美食独具风味,充分展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
在保靖,虫儿宴可谓是一大特色。桃花虫、水蜈蚣、打屁虫、蜂蛹、草鞋虫、柴虫、葛根虫、竹蛆等这些让外地人望而生畏的虫子,在保靖人眼中却是美味佳肴。尤其是在保靖吕洞山周围的苗寨,虫儿菜可单独成席,被视为待客的高规格礼遇。
53 岁的杨香花在吕洞山镇政府旁边开的饭馆,特色菜就是虫儿宴。她有一个专门放虫子的冰箱,常年储存着苗家不同季节的虫子。打屁虫只是虫儿宴中的 “小菜一碟”。打屁虫形似指甲盖大小的黑色颗粒,躺在红彤彤的干辣椒堆里,模样虽瘆人,但味道却像油炸蝉蛹,香、脆可口。水蜈蚣在当地叫水夹子,形似蜈蚣,长着一双形似钳子的颚。抓它时需避开这对钳子颚。处理后的水蜈蚣,先洗净焯水,再用菜籽油炸至通体焦黄,放大蒜子和干辣椒,加盐调味。出锅时直挺挺的,一上桌,花生米都得靠边站,有经验的人直接上手抓。
苗族人心中有张吃虫 “日历表”。桃花虫每年三月桃花盛开时出现,苗语里叫 “打公虾”,其实就是蜻蜓的幼虫。有大小之分,大的如鳑鲏鱼,小的像小虾米。旧时,苗族人捞桃花虫时会唱苗歌吸引异性,在吕洞山山区还流传着 “吃了桃花虫,可走桃花运” 的说法。晒干的桃花虫,放少许猪油煸香,加青红辣椒和韭菜同炒,口感如小虾米。春天除了桃花虫,还有飘瓜虫、桃花鱼。夏季常见水蜈蚣、小螃蟹、小虾米、草鞋虫,苗族人把小虾苗、螃蟹苗同列 “百虫宴” 食材中。秋季,稻谷成熟时,苗族人就捉溪沟、河谷石头下的黑色打屁虫。打屁虫奇臭无比,但苗族人处理后不臭反而奇香。抓回后用温水浸泡逼它们 “放屁”,可晒干,可油炸。秋天还能上山掏胡蜂窝,胡蜂蛹和拔掉双翅的胡蜂一起油炸,比花生米还酥脆。冬日,火塘烧亮,一碟蜂蛹一杯酒,十分享受。此外,柞木里的柴虫、葛根藤上的葛根虫、竹节里的竹蛆也都是苗家美味。
保靖人爱吃酸,酸菜鸡血便是一道典型的酸辣美食。湘西地区山多,运输不便,古代难以保证盐的供应,所以酸就成了重要的调味。将湘西本地酸菜洗净切碎,鸡血凝固后切块。锅中热油,先下酸菜翻炒出香味,再加入鸡血块,放入适量盐、胡椒调味,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酸菜的酸味与鸡血的鲜香交织在一起,令人食欲大增。
在保靖,豆渣也能做成一道美食。将豆渣挤干水分,与打散的土鸭蛋液混合,加入盐、胡椒粉去腥。锅中热油,倒入混合好的豆渣蛋液,用中小火翻炒至凝固,即可出锅装盘。金黄中带点褐色,色彩丰富。豆渣松软,蛋香浓郁,让人意想不到。
在苗乡,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田里放养稻花鱼。每年 8、9 月份,打谷收割之际,是制作苗家酸鱼的绝佳时机。将稻花鱼用盐腌制后放入土坛储藏,自然发酵。苗家酸鱼口感酸爽,开胃可口,是苗族地区传统的特色佳肴。
保靖黄金茶源于 “一两黄金一两茶” 的典故。明嘉靖十八年,湖广贵都御史陆杰巡阅兵防时,一行百余人染上瘴气,行至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时无法行走。当地苗族老阿婆采摘茶叶沏成茶汤,瘴气立刻痊愈。陆杰当场赏赐老阿婆黄金一两,并将此茶列为贡品。保靖县目前仍有许多古茶树,树龄最长的 “古茶树王” 至今有 400 多年。保靖黄金茶色香味俱佳,是少有的珍品。
保靖县的特色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还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是保靖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保靖县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当地酒店业的繁荣。目前,全县共有大小酒店 143 家。这些酒店涵盖了不同的档次和类型,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从高端的星级酒店到经济实惠的快捷酒店,从特色民宿到商务酒店,保靖县的酒店种类丰富多样。例如在吕洞山镇,像 “金寨茶居”“乡里民宿”“夯沙人家” 等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沉浸式的乡村旅游体验。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保靖县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全县酒店的入住率较高,以 “茶 BA” 篮球赛期间为例,全县酒店入住率为 96.01%。
保靖县通过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和赛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首届保靖旅发大会促进 9 个重点项目签约,期间接待游客 13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 4000 万元;中国村厨村艺大晒活动在保靖开晒,吸引众多游客 “一站式” 打卡,截至目前,保靖县已接待游客 401.32 万人次,同比增长 24.87%;旅游收入达 40.81 亿元,同比增长 32.17%。2024 年 1 - 7 月预计接待游客 280.72 万人次,同比增长 24.68%,预计实现旅游收入 28.09 亿元,同比增长 33.47%。10 月 1 日 —7 日,全县接待游客 18.004 万人次,同比增长为 30.48%。
保靖县还积极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如 “箱遇” 集市文旅街区,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保靖县旅游产业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反映了保靖县在旅游接待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