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古丈县旅游简介

2024-12-10

一、古丈县名字的由来

1. 历史记载中的古丈之名

古丈县因治城设古丈坪而得名,古丈坪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诸多说法。《古丈坪厅志》记载了关于古丈坪命名的多种观点。其中提到,古丈坪之名不知始于何代,其命名之意中,“古则居今追昔之辞,仗则两军对敌之号,坪则王道平平,履道坦坦之谓也”。此外,还有诸如 “跳鼓坪”“鼓瘴坪”“吃牯脏坪”“赶仗(狩猎)之意得名” 等说法。据《古丈坪厅志・古丈坪厅图》卷二记载,古丈坪厅以厅治古仗坪得名,治本古仗场,从丈,省文。新版《古丈县地名志》也延续旧志,称古丈坪原意为 “鼓仗坪”,即发生战事的坪地,“鼓”,即打仗时双方击鼓进军或鸣金收兵,“仗”,即持有兵器。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9 年)溪州之战之前,“鼓” 改为 “古”,即古仗坪,乃土长官司寨名,取 “久远的年代曾在坪里发生过战争”;后 “仗” 改为 “丈”,即古丈坪,沿用至今。

还有说法认为,苗民推牛伐鼓,各饮牛血,称为 “吃牯脏”,后来 “牯脏” 演变为古丈。传说苗俗每逢开年时,当地人在坪场里击鼓驰驱,以鼓祛瘴疠,因而坪场时称之 “鼓瘴坪”。也有说古丈就是 “估丈”,即丈量土地时,以眼估望为准。

2. 学者观点及史料印证

湘西地名文化研究学者石水生认为 “古丈” 之名来自昔日土家人的 “赶仗” 狩猎活动。清《古丈坪厅志・卷首》载:“然古丈坪属土疆,彭氏历朝皆有之,近乾州一带之苗疆,亦系土司所招以开垦者。” 该志 “民族篇” 还指出,环古丈坪厅而居者,有田、向八姓,自谓从土司披草莱,驱狐狸豺狼,以辟此土。至今与向之先长斯土者,称土著之民。“土族者,民族之最先者。” 该志 “苗族姓编” 中亦说 “古丈坪厅非苗疆也。乃故宣慰长官土司土疆而近苗疆者”。这些史料表明,古丈坪系土家人最先开发之地而且是长时期经营居住之地。

“赶仗”,土家语称为 “sir jiev(食姐)”,是土家族传统生活习俗之一。土家族的聚众 “赶仗” 活动,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进行。在腊月二十九日(月小为 28 日)过年后,连续三天每到天黑就去请 “猎王禾撮” 回家供奉,求其保佑 “赶仗” 全胜。三天后,在老猎手主持下,按人数及其技能,分一股人去侦察兽之脚印,分一股人环网安壕,分一组人持枪矛堵卡防兽突围,分一组人引着猎狗进山惊兽出。赶仗之时,众人齐声呐喊,有的地方还击打锣鼓,顿时人呼犬吠锣响鼓鸣,声震山谷,使兽朝着没有喊叫声的一方窜逃而上卡入网,再击毙之。在猎物抬回村的路上,一边走一边由一人领喊一声 “呵 — 喂”,喊声落,枪炮鸣,浩浩荡荡得胜归寨。这种人与猛兽的战斗,那人喊犬吠声与 “两军对敌之号” 相似。

从古丈坪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古丈坪是个 “赶仗” 的好猎场。综合史料记载和学者观点,“古丈” 之名来自土家人 “赶仗” 狩猎活动的说法较为符合实际。

二、古丈县的人口情况

1. 常住人口数量

古丈县的常住人口数量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截至 2022 年末,古丈县常住人口为 10.6745 万人。此外,根据不同的统计资料显示,古丈县也有 14.3 万常住人口的说法。而古丈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20 年古丈县常住人口为 108798 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古丈县的常住人口在 10 万至 14 万多之间波动。

2. 人口特点及变化趋势

古丈县作为湖南省人口较少的县,具有一些独特的人口特点。首先,从民族构成来看,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12895 人,占 11.85%;少数民族人口为 95903 人,占 88.15%。其中,土家族人口为 45797 人,占 42.09%;苗族人口为 49576 人,占 45.57%。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下降 1.42 个百分点,其中土家族人口占比下降 0.47 个百分点、苗族人口占比下降 2.22 个百分点。

从户别人口方面,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39891 户,集体户 1061 户,家庭户人口为 102191 人,集体户人口为 6607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56 人,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 1.31 人。

在人口性别构成上,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57114 人,占 52.50%;女性人口为 51684 人,占 47.50%。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10.51,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 2.00。

从人口年龄构成来看,2020 年全县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20223 人,占 18.59%;15-59 岁人口为 65280 人,占 60.00%;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3295 人,占 21.41%。全县 6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 19150 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 17.60%。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0.69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85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6.16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7.30 个百分点。

古丈县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一方面,由于古丈县是集 “老、少、边、穷、山、库” 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口外流。另一方面,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高铁的即将通车,如 “湖南古丈县,总人口仅 14 万多,但马上就通高铁了,叫人羡慕不已” 中提到的,高铁的通车将大大缩短古丈与外界的距离,促进古丈县的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也可能会吸引一些外来人口流入。

此外,古丈县积极推进人口小县改革试点,如 “为什么湖南要在古丈县开展人口小县改革试点” 中指出,古丈县人口规模小,全县常住人口为 108798 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27297 人相比,减少 18499 人,下降 14.53%,而且人口流出十分严重。同时,古丈县财政经济情况不容乐观,2022 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350308 万元,排名在湘西州末位;财政收入 2.72 亿,支出 21.04 亿,严重入不敷出,全县运转基本靠转移支付。财政供养情况方面,教师、医生、公安群体约占当地七成左右编制,公职人员大概 3800 人左右,公职人员占比约 4%,比重相当高。这些因素都促使古丈县进行人口小县改革试点,以减轻财政供养压力,提高行政效率。

综上所述,古丈县的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未来,古丈县需要在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创造、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出努力,以实现人口的合理增长和稳定发展。

三、古丈县的经济情况

1. 产业结构

古丈县经济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涵盖现代农业、制造业、食品、矿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2023 年,古丈县地区生产总值为 35.2521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24.8:21.3:53.4。

第一产业以农林牧渔业为主,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023 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12.495 万亩,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等。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 152694.8059 万元,同比增长 3.52%。其中,农业产值占比较大,为 107912.06 万元,增长 2.2%;林业产值 6939.91 万元,增长 10.3%;牧业产值 32561.99 万元,增长 5.9%;渔业产值 2179.66 万元,增长 5.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 3101.18 万元,增长 7.5%。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 4.3%。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 12.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 12.9%,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 2.9%,非公有企业增加值下降 17.1%,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 29.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 30.2%,制造业增加值下降 11.1%。

第三产业涵盖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5539 万元,同比下降 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8331 万元,增长 12.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7857 万元,增长 8.8%;金融业增加值 2.6129 亿元,增长 4.8%;房地产业增加值 2.6668 亿元,增长 4.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 5039 万元,增长 1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 1.0086 亿元,增长 8.7%。

2. 各产业发展状况

  1. 农业:古丈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断增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同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有一定波动,其中猪肉产量增长 8%,禽蛋产量增长 166%。年末生猪存栏下降,能繁母猪存栏增长;牛、羊存栏下降,家禽存笼增长。

  1. 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有增有减。不同经济类型和门类的企业发展情况各异,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和产品销售率也有所变化。规模工业企业能源工业生产消费量下降。

  1. 建筑业: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数量较少,增加值和营业收入有一定波动。

  1. 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发展态势不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也有变化。

  1.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增速较快,按经济类型、产业、投资方向分,不同领域投资情况各异。房地产开发投资有升有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也有所变化。

  1. 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一定增长,按销售所在地和消费类型分,不同行业发展情况不同。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裕,价格整体运行平稳。

例如,古丈县抓实产业发展,湘泉酒业的发展带动了高粱产业快速发展。每年需要 1200 至 1500 吨高粱原料,生产高粱酒 456 吨左右,纳税 500 万元左右,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50 余人。今年,古丈县种植高粱 2733 亩,预计产量 120 万公斤,带动农民增收近 400 万元。

3. 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1. 问题

    • 工业生产回升仍有压力,停减产企业较多,新进企业贡献不足。如宏泰电解锰、恒源锰业、轩鑫钙业(已退库)、世旺采石等 4 家企业停产,天下武陵、茶城混凝土 2 家企业产值下降 43% 左右。

    • 投资稳定增长存在隐忧,后续增长支撑不足,第三产业投资回落明显。截至 3 月底,全县在库 2 亿元以上项目剩余完成工程量下降,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入库少。受房地产市场收缩压力影响,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动力不足。

    • “四上” 企业培育还需发力。从入规培育库企业调度情况看,基本为 2 年以上 “小升规” 企业,上半年无法申报入库,新投资建设企业达不到申报条件,上半年无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建议

    • 在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强力推进在建项目进度,加强项目储备申报。如推进徐家岭水库工程、汉瑞新材料科技、医技住院综合楼、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在建项目进度,确保二季度完成投资 3 亿元。

    • 在产业提质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发展,促进企业达产达效。加快推进以茶叶、油茶、生态养殖为主的 “两茶一养” 特色农业发展。坚持把新材料、新能源作为新型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力争汉瑞新能源二季度实现 4000 万元产值,重点推动南方水泥厂、鑫科牧业、东方天润三家达产实现产值 1 亿元以上。

四、古丈县的旅游景点

1. 自然景观

  1. 古丈红石林:古丈红石林是国家 4A 级景区,这里的红色岩石地貌独具特色,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游客面前。红石林据地质专家考证,岩石形成历史约有 5 亿年,其地域与坐龙溪峡谷一样同属地史上所称的扬子古海,海底沉积了大量混合泥砂的碳酸盐物质,经地壳运动和侵蚀、溶蚀作用,造就了这片美丽的地质奇观。景区内石峰林立,万峰迭嶂,千姿百态,著名石景有扬子古海、天池、地池、人池、奥陶海底、小龙峡、水漫金石、花儿包、摆手坪,幸运门,宝藏坪等等,另还有地下溶洞,绝壁天坑,千年古木等。这里所有的石头都披着一层细密的纹格,如同珊瑚礁一般。红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的一种,以其典型性、稀有性、优美性、自然性以及系统性、完整性赢得了各个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古丈红石林核心区占地约 20 平方公里,色彩鲜艳,造型优美,最珍贵的是古丈红石林保持了原生态之美,在发现以前从来没有被人打扰过,石林中有峡谷、溪流、清泉、如织毯样的草坪、古老的紫藤花,与红石林相互映衬,更增添几分秀美。红石林的色彩还因天气而变,晴天望之,一片紫红,阵雨过后,顿成褐红,宛如一幅山水画,雨过天晴,无数石峰又魔幻一般从边缘由褐红变成紫红,此时颜色鲜艳,如工笔重彩,须臾之间,变化多端,令人惊叹。这里游人不算多,交通方便,从芙蓉镇直接乘大巴即可到达红石林。红石林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与地质奇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拍照打卡还是深入探索地质奥秘,都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1. 古丈黄龙洞:虽然古丈黄龙洞并非在古丈县境内,而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但因其独特的魅力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古丈县周边游玩时顺道参观。黄龙洞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被列为国际旅游洞穴会员、全国 35 个王牌景点之一、中国首批 AAAA 级旅游区 (点)、中国旅游首批知名品牌、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湖南省著名商标、张家界旅游精品线之一,享有绝世奇观之美誉。2005 年被评选为 “中国最美的旅游溶洞”,2009 年,黄龙洞被评选为 “中国最美的旅游奇洞”。黄龙洞现已开放龙舞厅、响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龙宫、迷宫、花果山等游览区。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各种洞穴景观遍布其中,琳琅满目,无所不奇,无奇不有,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 “魔宫”。黄龙洞拥有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笋等特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因其 “规模最大、内容最全、景色最美” 而被中外地质界权威人士公认为世界溶洞的 “全能冠军”。标志性景点是已生长了二十万年的 “定海神针”,高达 20 米的石笋柱,最细处直径只有 10 厘米,景区为此投保了一亿元保险金。洞中有 “水陆兼备” 的游览观光线路,先步行游览一段,然后在洞中暗河边的码头上船,在水中赏沿河美景和石笋奇观。开放时间为 11 月 1 日 - 次年 4 月 30 日 08:00 - 17:30,5 月 1 日 - 10 月 31 日 08:00 - 18:00。门票 + 游船 + 讲解为 121 人民币,儿童 14 周岁(不含 14 周岁)以下、65 周岁(含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张家界市区汽车站乘车到武陵源汽车站,再转乘武陵源 1 路车到黄龙洞站下即是,用时参考 1 - 3 小时。

  1. 古丈山风景区:古丈山风景区山高林密、瀑布众多、峡谷幽深,是徒步、探险、观景的好去处。这里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清新的空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沿着山间小道前行,不时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那是清澈的山泉水在欢快地流淌。众多的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如银练般悬挂在山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峡谷中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地拥抱大自然,感受它的宁静与美丽。

  1. 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由奇特的红色砂岩形成的森林状地貌,国内少见。这里有峡谷、溪流、清泉、草坪、紫藤花等景观,是国家地质公园,适合赏花、拍照,尤其适合老人游玩。公园内的红石林色彩鲜艳,造型优美,保持了原生态之美。石峰林立,千姿百态,仿佛一座大型的天然石景雕塑博物馆。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感受沧海桑田的变迁。公园内还有天地人池等景点,增添了更多的游玩乐趣。无论是家庭出游还是摄影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1. 栖凤湖景区:栖凤湖景区以清澈见底的湖水和周边壮观的山峦为特色,适合划船、赏花,适合老人和低幼宝宝游玩。湖水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山峦,美不胜收。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湖面上缓缓行驶,欣赏着湖光山色,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湖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朵,为景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绝佳去处。

2. 人文景观

  1. 坐龙峡:坐龙峡是自然风景区,以壮观的峡谷和独特的盆景景观而著名,是国家 3A 级景区,适合夏天游玩。坐龙峡景区内峡谷幽深,两岸峭壁耸立,溪水潺潺流淌。游客可以沿着峡谷中的栈道前行,欣赏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独特的盆景景观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和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夏天来到坐龙峡,感受着清凉的溪水和微风,让人忘却了炎热和疲惫。

  1. 墨戎苗寨景区:墨戎苗寨是湖南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之一。苗寨即龙鼻嘴村,“墨戎” 为苗语,意为 “有龙的地方”,地处吉首、保靖、古丈两县一市交界处,距州府吉首 20 千米,距古丈县城 22 千米,距张家界 130 千米,距凤凰古城 80 千米,交通便捷,素有古丈县 “南大门” 之称。墨戎苗寨全寨占地面积约 11.8 平方千米,辖 13 个自然寨,17 个村民小组,768 户 3195 人,其中,苗族占全村人口的 90%,是一个典型的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墨戎苗寨民族民间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独特,苗族民居、苗族服饰独具一格,苗族银饰、苗族织锦、苗族刺绣、苗画、苗族巴代文化、苗疆文化、苗族武术、四方鼓舞等得到较好传承发扬,其中苗族银饰、苗族四方鼓、苗族刺绣、苗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017 年 12 月,墨戎苗寨被评为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2018 年 12 月,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评为 “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20 年 4 月,被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评为 “全省文化和旅游扶贫示范村”;2020 年 9 月,被农业农村部评为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游客来到墨戎苗寨,可以参观苗家竹楼,品尝地道的苗家饭菜,还亲身体验苗族的传统手工艺 —— 织锦与银饰制作,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1. 乡村旅游示范村 —— 中寨鬼溪秘境:中寨鬼溪秘境是纯苗族聚居区,有鬼溪十里峡谷、阴阳两山、岩槽河水库等景点,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休闲度假、探秘探险的好去处。这里保留着传统的苗族文化习俗,游客可以深入了解苗族的历史和生活方式。鬼溪十里峡谷景色壮观,两岸山峦起伏,溪水清澈见底。阴阳两山充满神秘色彩,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岩槽河水库碧波荡漾,周围环境优美,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1. 省级风景名胜区 —— 栖凤湖:栖凤湖是湘西北第一大内湖,湖内小岛星罗棋布,岸线迂回曲折,沿湖山峦叠翠,民族文化浓郁而神奇。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湖上游览,欣赏着湖中的美景和周围的山峦。湖边的苗族村落保留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游客可以参观苗族民居,了解苗族的生活习俗。这里还有丰富的水上活动,如划船、垂钓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尽情地享受游玩的乐趣。

  1. 峡谷溪边上美丽的苗寨 —— 夯吾苗寨:夯吾苗寨坐落于深山峡谷之内,苗寨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保留了传统苗族文化习俗。夯吾苗寨为苗语,汉语翻译即 “峡谷溪边美丽的苗寨”。夯吾苗寨地处古丈县城至吉首途中,从古丈县城坐车八分钟即到,从吉首过牛头山隧道三分钟到。整个寨子 313 户,共 1306 人。夯吾苗寨经济依托景区的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在 2020 年新冠疫情之后,旅游业与茶叶产业在全国经济复苏后得到稳步回升。2023 年 11 月 12 日晚上 8 点左右,夯吾苗寨景区外面发生火灾,事发后消防赶到现场将火势控制,当晚火灾已扑灭,无人员伤亡。夯吾苗寨全中国较大的苗鼓就在这里,曾运到上海参加世博会展览。苗鼓是苗族人生命的灵魂,在苗人的眼里苗鼓象征女人的肚皮,而鼓锤象征男人,鼓锤擂动,就会带来繁荣昌盛。夯吾苗民是湘西巫傩文化的信徒,苗寨随处可见巫踪傩迹,仙人合竹、缩骨法、空杯取水、秤杆提米袋等,在夯吾是常见之事。这里悠久的历史,与当地特色的银饰文化、苗医文化、茶叶文化,还有本土特色吊脚楼构成独特的地域文脉,对游客充满新奇而神秘感。游客来到夯吾苗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感受这个峡谷溪边美丽苗寨的独特魅力。

五、古丈县的特色美食

古丈县地处湘西,这里的美食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让人回味无穷。

一、柴火炖土鸡

选用湘西古丈茶园饲养的散养鸡,食材新鲜,现点现杀。柴火灶爆炒后,再用山水泉炖煮,鸡肉嫩而紧致,口感极佳。鸡肉在柴火的烹制下,散发着独特的香味,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二、古丈栖凤鱼

鱼肉鲜甜,食材来自古丈的栖凤湖。直接水煮,简单调味,主打一个 “鲜” 字。清澈的湖水孕育出的鱼儿,肉质鲜嫩,无需过多的调料修饰,就能品尝到最纯粹的美味。

三、湘西腊肉

用湘西黑跑猪熏制的腊肉,口味十足。咸香下饭,简单用辣椒炒,就能让人连干几碗饭。古丈的腊肉可炒食、煮食或蒸食,还可用来做汤。“腊肉烩豆腐”“腊肉枞菌” 等菜肴,更是增添了腊肉的风味。

四、湘西小炒黄牛肉

湘西黄牛肉是地理标志产品,香浓郁、肉质细嫩,口感柔韧,富有嚼劲,营养丰富。直接柴火爆炒,鲜嫩的牛肉搭配辣味,让人食欲大增。

五、野胡葱煎鸡蛋

野胡葱外观与小葱相似,带着山野的辛香辣味。与土鸡蛋一起炒制,味道特别香,简单的组合却比肉还好吃。

六、青椒煎豆腐

湘西的豆腐绝对要打卡。用原粒黄豆和山水泉制作,豆腐滑嫩,豆香味十足。用猪油煎制,两面金黄,是素菜中的 “王炸”。

七、柴火鸭

古丈县古阳镇官坝村的家庭农场里,特色柴火鸭香、辣、嫩。鸭子在河里养着,现抓现杀,人工拔毛保证口感。纯菜籽油烧开后,依次炸鸭头、鸭脚、鸭身,再煮 25 - 30 分钟,最后根据喜好放辣椒、姜片、豆瓣酱等配料出锅。这道菜不仅美味,还充满家的味道。

八、铁板烧

古丈铁板烧融合了川菜的麻辣与湘菜的香辣,加上当地特有的酸辣,油而不腻,荤而不腥。食材新鲜够地道,当天早上从地里采摘的农家素菜,加上各式各样的肉菜,让人回味无穷。

九、苗家腊肉

湘西苗族同胞众多,喜欢煮柴火饭,古丈的腊肉大都是挂在柴火灶上日复一日熏出的柴火腊肉,“黑”“香” 是最大特点。可炒食、煮食、蒸食或做汤,如 “腊肉烩豆腐”“腊肉枞菌” 等,还可用来蒸糯米饭、煮玉米。

十、灯盏粑

灯盏粑是古丈墨戎鼓镇的特色小吃,以其形状如古代油灯盏而得名。用大米经过浸泡、磨浆、过滤、搅拌、蒸煮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香酥可口、营养丰富。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许多家庭都会制作灯盏粑来庆祝。可作为零食、点心或早餐、晚餐的主食搭配其他菜肴。

十一、古丈毛尖

2007 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条索紧细圆直,油润有光泽、显毫。色、香、味俱佳,耐冲泡。在品尝古丈美食的同时,来一杯古丈毛尖,更是一种享受。

六、古丈县的酒店数量及旅游接待能力

古丈县的酒店数量虽然不算多,但也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根据古丈县财政局发布的通知,2019-2020 年古丈县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共有 3 家,分别为古丈县龙腾大酒店、古丈县鸿翔酒店、古丈县静园大酒店。

除了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外,携程旅行手机版上也显示了古丈县的一些经济型酒店。如古丈鸿翔酒店、武陵茶都酒店、临江观瀑客栈、古丈江景民宿、聚鑫缘芙蓉观景民宿、古丈百忍堂客栈、古丈功顺家园大酒店、古丈民族大酒店、古丈酉水河酒店、古丈竹源宾馆等。这些酒店各具特色,有的体验很棒,老板热情;有的干净卫生,服务很好;有的景观很棒,能欣赏到动人夜景或江河景。

古丈县在旅游旺季时,酒店和民宿会迎来客流高峰。从国庆假期古丈旅游市场的情况来看,古丈县共接待游客 9.96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5575.78 万元。各个景区的游客数量众多,如红石林景区吸引了 4.82 万人次游客,墨戎苗寨接待了 1.76 万人次游客等。这也说明古丈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