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西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3
2024-12-12
龙山县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名称的由来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春秋战国时期,龙山之地为楚地,展现出当时楚国的强大影响力。随着历史的演进,秦汉至唐,龙山先后隶属于不同的郡州,见证了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五代、宋、元、明至清初,这里一直处于土司统治之下,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治理体系。
直到清雍正七年(公元 1729 年),龙山正式设县。其取名为 “龙山”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此地为 “辰旗” 之地,辰属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二是县内重峦叠嶂、连绵起伏,好似长龙蜿蜒盘踞。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与吉祥的象征相结合,赋予了龙山县这个名字深刻的寓意。
从众多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龙山县的历史沿革丰富多彩。唐虞夏商周时代,这里属于荆州地域,承载着古老的文明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山先后历经黔中、武陵、沅陵等郡州的管辖,不同的行政区划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土司统治时期,龙山县的历史也别具特色。当时实行的 “旗” 制军政合一建制,对当地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58 旗的组织形式,将境内土民编入旗内,寓兵于农,既保障了地方的安全,又促进了农业生产。其中,辰旗之地在后来的龙山县建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龙山县在历史上还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活动。例如,龙山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近代以来,先后参加过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武昌起义、护法讨袁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更是成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萧克、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当时的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就设立在兴隆街乡、茨岩塘镇,众多龙山儿女跟随贺龙参加红军闹革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龙山县的历史渊源深厚,从古代的行政区划变迁到土司统治时期的特色制度,再到近代的革命历史,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龙山县户籍人口 59.62 万人,常住人口 46.3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4.13 万人。少数民族 43.6 万人,其中土家族 34.22 万人,苗族 8.69 万人。
从龙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看,2020 年全县常住人口为 476439 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501590 人相比,减少了 25151 人,下降 5.01%。民安街道是人口最多的乡镇(街道),常住人口达 140202 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 29.43%。兴隆街道和召市镇的常住人口在 3 万人至 10 万人之间,分别为 33681 人和 31514 人。石羔街道、里耶镇、华塘街道、洗洛镇的常住人口在 2 万人至 3 万人之间。
在民族人口方面,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151305 人,占 31.76%;少数民族人口为 325134 人,占 68.24%。其中,土家族人口为 262625 人,占 55.12%;苗族人口为 58685 人,占 12.32%。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下降 1.14 个百分点,其中土家族人口占比提升 0.42 个百分点、苗族人口占比下降 1.43 个百分点。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159817 户,集体户 2348 户,家庭户人口为 466797 人,集体户人口为 9642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92 人,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 0.78 人。
在人口性别构成上,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243639 人,占 51.14%;女性人口为 232800 人,占 48.86%。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4.66,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 0.82。
从人口年龄构成来看,全县常住人口中,0 - 14 岁人口为 108667 人,占 22.81%;15 - 59 岁人口为 276659 人,占 58.07%;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91113 人,占 19.12%。全县 6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 70692 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 14.84%。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 - 1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1.93 个百分点,15 - 59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7.12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5.19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5.65 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 2023 年湘西州各市县人口排行榜的数据,龙山县常住人口 45.06 万人,户籍人口 59.62 万人,均位居全州第一,是湘西州第一人口大县。龙山县作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土家族和苗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群体。丰富的民族构成赋予了龙山县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风情。
工业经济平缓增长,制造业引领增长,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多个行业支撑有力。但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下降。
从龙山县近几年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例如,在龙山县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 0.7%。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 60.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 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 13%。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68 亿元,增长 9.3%,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50.7%。全县 49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33.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0.97%。这表明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然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采矿业却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市场需求减少、能源结构调整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偏小,全县规模工业企业 48 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 6 家,尚无产值上 3 亿元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能恢复不足,有企业减产停产。
龙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数量也相对较少。全县 48 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有 6 家,这反映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产能恢复不足,部分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的。例如,在 2021 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回落,从一季度的 20.9% 回落至 5%,回落 15.4 个百分点。缺乏新的增长点,截至 9 月底,全县还没有一家新入规的工业企业,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拉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全县 43 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年产值过亿的企业仅 3 家,5 千万至 1 亿的 13 家,其余 27 家均在 5 千万以下,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2%,施工项目有所增加,政府项目支出加快,有效投资稳步扩大,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龙山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增长的态势。施工项目的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政府项目支出的加快也促进了有效投资的稳步扩大。例如,在 2021 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中,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71.21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33.59 亿元,下降 7.7%。而在 2022 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9.4%。其中,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增长 19.6%;房地产项目投资下降 2.1%。民间投资 30.79 亿元,增长 6.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 21.43 亿元,增长 29.4%;非国有投资 35.25 亿元,下降 0.1%。按投资方向分,涉农项目投资 10.54 亿元,增长 225.3%;工业投资 12.06 亿元,增长 37%;民生投资 5.43 亿元,下降 17.9%;生态投资 4.29 亿元,增长 109.6%;基础设施投资 9.51 亿元,下降 14.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5.31 亿元,增长 161.3%。
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这表明龙山县在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方面加大了投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消费市场继续回暖,零售业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最大,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大宗商品消费继续发力。
龙山县消费市场逐渐回暖,零售业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经济数据来看,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例如,在 2022 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
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这反映了居民的生活需求较为稳定。同时,大宗商品消费继续发力,表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服务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 个行业大类中有 6 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
龙山县服务业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 个行业大类中有 6 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这表明服务业在龙山县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例如,在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湘西州规上服务业稳步恢复持续增长仍需加力的报告中,湘西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 “六稳”、“六保” 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呈现较快的恢复性增长态势。1 - 4 月,全州 110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 16.3 亿元,同比增长 26.8%,实现利润总额 2 亿元,同比增长 98.4%;期末用工人数 16736 人,同比增长 6.3%;应付职工薪酬 4 亿元,同比增长 24.4%。
其中 58 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3.8 亿元,同比增长 47.9%,增速较上月提高 4.1 个百分点。在构成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六大行业中,互联网软件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文体和娱乐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575.6%、18.7%、74.8%、60.4 和 202.3%,运输辅助活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5.9%。六大行业所涉及的 11 个行业大类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三个行业拉动最为明显,分别拉动全州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 12.0、11.6 和 10.3 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长,主要原因是签订的合同额增长较快、建筑工程加快施工进度、做到了应统尽统。
龙山县建筑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长,主要原因是签订的合同额增长较快、建筑工程加快施工进度、做到了应统尽统。例如,在 2022 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全县建筑业增加值 6.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年末全县拥有资质建筑企业 14 家,与上年持平;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 5.36 亿元,增长 1.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7.64 万平方米,增长 42.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4.57 万平方米,下降 9.3%。
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 6.17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 5.58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 3.51 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龙山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 6.17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 5.58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 3.51 亿元。这表明龙山县的财政状况较为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这反映了金融机构对龙山县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例如,在 2022 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6 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23.92 亿元、贷款余额 208.56 亿元,分别增长 17.3%、10.5%。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增长。民生支出稳定增长,教育、文化体育和传媒、卫生健康支出增长明显。
龙山县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表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例如,在 2022 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2%、5.4%。
民生支出稳定增长,教育、文化体育和传媒、卫生健康支出增长明显。这体现了龙山县政府对民生事业的重视,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例如,在 2021 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中,全县民生支出 20.19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 56%,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教育支出分别增长 16.3%、7% 和 6.9%。
龙山县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里耶古城遗址是国家 4A 景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免费游玩,是游客们感受历史韵味的好去处。里耶古城遗址适合夏天和秋天游玩,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凉爽秋日,都能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这里也非常适合老人和自驾游客,交通便利且环境宜人。景区内有自然景观、古城古镇和民族特色等多种元素,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秦朝。漫步在古城遗址中,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领略着古代文明的魅力。
天王庙是土家族民俗建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当地居民信仰和文化的象征。这里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天王庙适合旅游,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土家族的民俗文化,感受信仰的力量。
捞车河古建筑群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筑群,包括传统民居、祠堂和园林等。这里自然景观优美,适合老人在冬天游玩。冬天的捞车河古建筑群别有一番韵味,宁静而祥和。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老的建筑艺术,感受土家族和苗族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传统民居、祠堂和园林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龙山县的河滨公园风景优美,是散步和休闲的好去处。这里有户外景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无论是清晨的阳光还是傍晚的余晖,河滨公园都能给人带来宁静与舒适的感觉。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身心,忘却生活的烦恼。
乌龙山溶洞群是天然溶洞群,适合夏天游玩。这里环境不错,适合老人和自驾游客。乌龙山溶洞群还是《乌龙山剿匪记》取景地,具有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溶洞等特色。景区内有免费项目和户外景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溶洞内的奇特景观让人叹为观止,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
里耶秦简博物馆收藏许多珍贵的秦简文物,适合夏天和秋天游玩,也适合老人和年轻人。这里有免费景点、文艺气息、民族特色、亲子游等特色,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秦朝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内的秦简文物展示了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让游客们仿佛穿越到了秦朝。民俗风情浓郁的里耶秦简博物馆是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太平山景区是国家 4A 景区,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色。这里可看日出,适合自驾游客。景区内有自然景观和赏花好去处,无论是春天的花海还是秋天的红叶,都能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惹巴拉旅游景区以壮观的峡谷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游客,是风景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峡谷景色,感受土家族的民俗文化,体验大自然的生态之美。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龙山县还有洛塔石林、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等景点。洛塔石林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科研基地,被誉为 “中国南方裸露型岩溶的典型代表”“岩溶地质的百科全书”。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先后荣获多个称号,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这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龙山县地处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丰富多样且极具特色的美食。
包谷酸:土家人也称其为 “杂辣子”。在湘西,人们对辣椒情有独钟,尤其是夏秋季节。但每到秋冬交接之时,新鲜辣椒逐渐减少,为了更好地保存辣椒的风味,当地人便制作包谷酸。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将玉米磨成粉,在磨好的玉米粉中加入少许盐和辣椒,搅拌均匀后放入事先清洗好的陶罐中,盖上盖子加水密封,经过一段时间的酿制即可食用。包谷酸既可以下饭,也能作为佐料炒菜,味道极佳。
米豆腐:很多地方都有米豆腐,但龙山县的米和水制作出的米豆腐独具特色,其中里耶的米豆腐尤其出名。里耶人用山泉水和本地大米制作,色泽明亮,凝而不硬、软而不散,入口爽滑。米豆腐既可入菜,也可作为小吃,配上当地的秘制配料,嫩滑爽口,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龙山大头菜:大头菜是湘西山地地区特产的几种蔬菜的合称,有枇杷叶、花花叶和胜利大头菜三个品种。龙山大头菜是用大头菜加工精制而成的传统特产酱菜或腌菜。腌制好的龙山大头菜,清亮如油,肉质深红,既香又脆,十分可口,为宴席上的珍品,可与涪陵榨菜媲美。
龙山腊肉:湘西最具地区特色的食材当属腊肉。旧时湘西地区山区众多,交通不便,杀年猪后一部分拿来吃,一部分制成腊肉以便后续随时取用。农家土猪,柴火熏制,看起来黝黑黝黑,洗干净炒熟后金黄透亮,让人食指大动。
燕麦粉蒸螃蟹:在土家族地区,人们喜种燕麦,虽产量低,但营养丰富。燕麦粉蒸螃蟹是当地一道独特的乡土菜。先将燕麦粉调水成浆糊于锅内,将活蟹倒入,盖上锅盖,再生火煮熟,食用时加油盐佐料,不但麦浆味喷香,而且使螃蟹款糯易嚼,具有特殊香味。
辣子菜:土家族人喜吃辣子菜,这是因高山气候条件所形成的习惯。辣子即辣椒,是土家族人食不可少的家常菜。夏秋多食鲜辣椒,除作佐料外,还有炒辣、生辣、烧辣、糊辣、“鱼儿辣” 等多种吃法。爱吃辣的朋友们可以挑战一下。
湘西米粉:湘西米粉在湘西特色小吃中堪称一绝。采用富硒大米加工而成,粉条十分劲道,营养与口感在米粉界独树一帜。粉丝粗而汤汁少,味道却鲜美爽滑,咬起来十分有嚼劲。以各类 “哨子”(方言)所熬制的汤汁入味,“哨子” 种类繁多,如木耳肉丝、排骨、牛肉、牛肚、羊肉、红烧肉等。
古秦里耶米豆腐:这是一道极具当地特色的民间小吃,里耶本地人习惯用山泉水和里耶高山冷水田产出的大米制作,色泽纯净鲜亮,凝而不硬、软而不散,入口爽滑细腻、富有弹性。食用方便,冷热皆可,配上当地的酱果(西红柿)汤、酸萝卜丁,嫩滑爽口,是难得的消暑解馋之物。
此外,在龙山县包谷酸炒腊肉是当地人喜爱的一道菜肴,制作简单却深受喜爱。龙山县洗车河镇的霉豆腐全国闻名,香辣可口、油而不腻。
待进一步调查统计龙山县的酒店数量,不过从相关报道及专项整治行动中可以看出,龙山县酒店行业发展较为活跃。如开展的宾馆酒店行业电视信号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有 300 余家宾馆酒店行业负责人参加会议,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龙山县酒店数量具有一定规模。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608.84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62.01 亿元。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龙山县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从旅游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来看,龙山县积极打造多个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例如,在八面山景区,设想修建一条里耶直达山顶的索道,让游客上山更便捷;太平山景区推出的十大康养休闲旅游项目深受周边游客喜爱;惹巴拉景区举办了首届山歌大赛等丰富活动,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
此外,龙山县还加快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和配套设施建设,重新开放里耶古城、八面山景区、太平山森林公园、茨岩塘红色文化景区、惹巴拉景区等重点景区,接待人次、门票收入均实现稳定增长。通过线上新媒体加强宣传营销,提高了旅游品牌知名度,吸引了来自省内长株潭、重庆、贵州、湖北等省市的自驾车游客成为假日旅游市场主力军。乡村旅游也发展强劲,建成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成为游客 “体验龙山事、感受龙山情、品尝龙山味” 的重要场所。
在假日活动方面,龙山县景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如在里耶古城,秦文化体验活动掀起 “寻秦探秘” 之风;在八面山风景区,游客可入住帐篷或特色民宿,赏美景、吃烤全羊;在惹巴拉景区举办首届山歌大赛,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在太平山风景区,精心组织了非遗表演等七大活动;在乌龙山大峡谷景区,长龙宴深受游客欢迎。同时,景区加大了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强化游客的文明意识,党员志愿者、青年旅游服务志愿者与交警一起,为游客提供服务,疏导交通,开展价格、饮食安全等监督,假日期间不涨价,诚信经营,景区工作人员认真维护秩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