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美食之湘西外婆菜

2024-12-17

一、引言

(一)引出湘西外婆菜

湘西,这片充满神秘色彩与独特风情的土地,孕育出了众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而湘西外婆菜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湘西地区的饮食文化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道满足味蕾的菜肴,更是承载着湘西人民浓厚情感的文化符号,深深扎根于每一个湘西家庭之中。无论是日常的三餐,还是逢年过节的家宴,亦或是招待远方来客,湘西外婆菜总是会出现在餐桌上,凭借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了男女老少的一致喜爱,成为了大家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家乡味道。

这道菜之所以能如此备受青睐,背后是悠久的历史传承与饱含深情的故事。它凝聚着湘西先辈们的生活智慧,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改良,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了湘西美食的一张亮眼名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湘西外婆菜背后的历史由来、制作工艺、独特味道、价格情况以及相关的忌口事项,去揭开这道美食的神秘面纱,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二、历史由来

(一)湘菜背景介绍

湘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有着其独特且鲜明的特点。它制作精细,用料广泛,从寻常的家常蔬菜到各类山珍野味,皆可入菜。口味上多变且浓郁,注重香辣、香鲜、软嫩,油重色浓,讲究实惠,总能给食客带来强烈的味觉冲击与满足感。

湘菜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楚国,早在那时,湖南地区的烹饪便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精致菜肴就有数十种之多。历经西汉,菜肴数量进一步丰富,烹调方法也多达几十种。随着六朝以后大量人口南迁,潇湘地区的经济、文化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饮食业的繁荣,众多流传千古的名菜也应运而生。到了明清时期,湘菜步入鼎盛阶段,独具风味的湘菜体系得以快速发展,至清朝末期,已然成为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菜系之一。

而湘西菜在湘菜这个庞大的体系里,宛如一颗散发着别样光彩的明珠,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它扎根于湘西这片神秘且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受当地的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等因素影响,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善于运用酸辣等独特的调味方法,将湘西的自然风味融入到每一道菜肴之中,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为湘菜增添了别样的韵味,也为湘西外婆菜的诞生与发展营造了极具特色的菜系背景。

(二)传说故事

在古时的湘西,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且饱含深情的传说。那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各家各户的女儿一旦出嫁,便很难再有机会回娘家省亲,往往意味着要长久地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和亲人。

于是,在女儿出嫁的那一天,母亲们都会怀着深深的不舍与牵挂,亲自下厨为女儿做上一道特别的菜肴。这道菜汇聚了咸、酸、辣、脆、甜等各种滋味,每一种滋味都仿佛蕴含着母亲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期许与担忧,寓意着人世间的千百滋味都进入女儿口中,也留在母亲的心中。母亲希望女儿即便身处远方,品尝这道菜时,也能想起家乡的味道,想起家人的关爱,就如同母亲时刻陪伴在身边一样。

就这样,饱含着慈母一片爱女之心的这道菜,被一代又一代的湘西女子传承了下来,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成为了亲情的寄托与延续,承载着世世代代湘西人民浓厚的情感,也因此得名 “湘西外婆菜”,并在湘西的土地上,在每一个家庭里,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成为了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家乡味道,一直流传至今,让每一个品尝过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母爱与眷恋。

(三)食材演变

湘西外婆菜最初的食材选取,主要源于湘西本地丰富的野菜以及土生土长的蔬菜。像是常见的大头菜、白萝卜、豇豆、刀豆、茄子等,都是制作外婆菜的主要原料。这些来自湘西田间地头的新鲜食材,经过湘西传统的民间制作方法,先在阳光下充分晒干,然后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坛内进行腌制。在腌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完全依靠自然的发酵与时间的沉淀,让这些食材慢慢转化,保留住最纯粹的湘西风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湘西外婆菜在传承中也不断发展演变,其制作的配料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除了原本的基础食材外,后来人们还会加入朝天椒、杭椒、红干椒等辣椒,来增添菜肴的辣味,使其更加契合湘菜香辣的特点;再搭配上植物油、食盐、大蒜等进行爆炒,让外婆菜的口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香气扑鼻。而且,在不同的地域和家庭中,根据各自的口味喜好,有的还会添加五花肉、鸡蛋等食材,进一步提升外婆菜的口感层次,使其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新的特色,适应了更多人的口味需求,也让这道湘西外婆菜能够走出湘西,在更广阔的地方被人们所知晓和喜爱,成为了一道具有代表性的湘菜佳肴。

三、制作过程

(一)选料要点

制作湘西外婆菜,选料至关重要,这关乎着最终成品的风味呈现。常用的主要食材有雪里蕻,它质地鲜嫩,经过腌制后带有独特的咸酸风味,是构成外婆菜浓郁滋味的基础元素之一;萝卜干也是必不可少的,选取水分含量适中、口感脆爽的萝卜干,经过晾晒腌制,其本身的清甜与爽脆能为菜肴增添丰富的口感层次。

豇豆同样是关键食材,需挑选鲜嫩且粗细均匀的,腌制后依然能保留一定的韧性,嚼起来劲道十足。各种调料在其中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像辣椒得选用辣度适中且香气浓郁的品种,比如朝天椒、杭椒等,能赋予外婆菜鲜明的湘菜特色 —— 香辣味;大蒜要选蒜瓣饱满、蒜香醇厚的,在炒制过程中释放出浓郁的蒜香,起到去腥增香的效果;食盐则以品质纯正、颗粒均匀的为佳,精准把控用量,调出合适的咸度。

此外,不少人还喜欢加入肉类来提升口感,常见的是五花肉,要选择肥瘦相间、纹理清晰的,这样在煸炒时既能逼出猪油,让菜肴变得油润鲜香,又不至于过于油腻,使整道菜的口感更加醇厚丰富,每一口都饱含湘西的独特风味。

(二)食材处理

不同的食材有着各自对应的前期处理步骤。首先是蔬菜类,雪里蕻需将其洗净后,沥干水分,切成小段,长度大概在 2 - 3 厘米左右,方便后续炒制时均匀受热,也更易于入味;萝卜干要先用清水冲洗一下,去除表面多余的盐分和杂质,然后切成小丁,大小如同玉米粒般,保证其在锅中能与其他食材充分融合;豇豆则切成小段,大约 1 - 2 厘米长,这样在炒制时能快速熟透,还能保持脆嫩的口感。

对于辣椒,如果是整只的,要先去除辣椒蒂,然后根据喜好切成小段或者碎末状,方便辣味的释放;大蒜切成蒜末,使其蒜香在炒制时能迅速散发出来。

肉类方面,以五花肉为例,将其洗净后,先切成薄片,厚度约 0.2 - 0.3 厘米,再进一步切成小丁,这样在煸炒时能更快地将油脂煸炒出来,且受热更加均匀,为菜肴增添醇厚的肉香。

(三)烹饪步骤

准备好食材后,就进入到关键的烹饪环节了。先将锅放置在炉灶上,倒入适量的植物油,油的用量要根据食材的多少来定,一般以能均匀覆盖锅底且稍有盈余为宜,开中火将油加热至微微冒烟,大约七成热的时候,放入切好的五花肉丁,开始煸炒。在煸炒过程中,要不断用铲子翻动,让五花肉的每一面都能均匀受热,煸炒至少一分钟,直至五花肉丁的表面微微泛黄,且能看到有油脂渗出,此时放入豆豉,继续翻炒,让豆豉的香味与五花肉的香味相互交融。

接着转小火,放入切好的辣椒碎和蒜末,慢慢煸炒,避免火大导致辣椒炒焦,影响口感和色泽,炒出香味后,开大火,倒入准备好的外婆菜(可以是提前腌制好的雪里蕻、萝卜干、豇豆等混合而成的咸菜),快速翻炒均匀,让每一样食材都能裹上锅中的油脂和香味。

随后加入适量的料酒去腥,撒入少许白糖提鲜,再加入适量的胡椒粉、生抽调味,翻炒均匀后,分两次点入两勺水,盖上锅盖,转中火焖煮一会儿,让食材在水汽的作用下进一步入味,焖煮时间大约两分钟左右。最后,放入切好的蒜苗,继续翻炒几下,等到蒜苗熟透,即可出锅装盘了。

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要点。一是火候的把控,不同阶段要根据食材的特性和烹饪需求及时调整火候,避免食材炒焦或者未熟透;二是加水焖煮的环节,水量要合适,太少可能导致食材未充分入味,太多则会让菜肴变得过于软烂,失去应有的口感;三是调味的用量,要依据个人口味以及食材的量来合理添加各种调料,边加边尝,调出最符合自己喜好的味道,这样一道美味正宗的湘西外婆菜就制作完成了。

四、味道特色

(一)口感描述

湘西外婆菜的口感堪称一绝,当它入口的瞬间,各种美妙的滋味与口感便在舌尖上依次绽放。首先能感受到的是蔬菜带来的脆爽,无论是经过腌制的萝卜干、豆角,还是其他的配菜,在牙齿的咀嚼下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那股子爽脆劲儿让人越嚼越带劲。

接着,若是菜品中添加了肉片,那肉片的鲜嫩也会立马呈现出来,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煸炒后,肥的部分入口即化,瘦的部分软嫩可口,与脆爽的蔬菜形成了鲜明而和谐的对比。

而在整体的味道融合上,咸、酸、辣、脆、甜几种滋味相互交织,达到了一种精妙的平衡。咸味恰到好处地提鲜,酸味刺激着味蕾,让人胃口大开,辣味则带着湘菜特有的热烈,在舌尖上燃起一把火,脆感增添了咀嚼的乐趣,那若有似无的甜味又似是点睛之笔,中和了其他味道的浓烈,使得整道菜吃起来既浓郁醇厚,又清爽可口,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是一道非常下饭且让人吃了还想吃的佳肴。

(二)风味层次

品尝湘西外婆菜的过程,就像是一场风味的奇妙之旅,有着丰富且分明的层次变化。

起初,刚入口时,率先冲击味蕾的是辣椒的鲜香,那股子鲜辣劲儿瞬间就能唤醒味觉,让人精神一振,仿佛将湘西地区那种热烈、质朴的气息传递到了口中。随着咀嚼的进行,调料融合后产生的复合香味开始逐渐散发出来,豆豉的醇厚、大蒜的辛香、生抽的咸鲜以及其他调料相互配合,形成了一种浓郁且独特的香味,在口腔中萦绕不散,让每一个味蕾都沉浸在这复杂而和谐的味道之中。

而当咽下这一口后,后味悠长且耐人寻味,辣椒留下的那一丝微辣还在舌尖上隐隐作祟,五花肉的肥而不腻之感依然留存,让人唇齿留香,回味良久。整个品尝的过程,这些风味层次循序渐进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湘西外婆菜独特而迷人的味道,使得它无论是单独品尝,还是搭配米饭、馒头等主食,都能展现出其非凡的魅力,成为餐桌上备受欢迎的菜品。

五、价格区间

(一)不同规格价格

市面上常见的湘西外婆菜有着多种不同的包装规格,相应的价格也各有不同。比如,130g 包装的湘西外婆菜,像 “湘满天” 品牌的,价格大概在 8 元左右;200g 包装的,像 “老坛兄弟” 牌的,每包售价为 4.99 元;260g 左右规格的,一些常见品牌价格多在 7 - 10 元区间;280g 包装的,根据不同的搭配组合,如 “湘西外婆菜 280g*4 湖南特产开胃腊肉下饭菜梅干菜咸菜大全瓶装”,价格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单瓶的价格大概在 14 - 28 元左右;还有 458g 包装的 “辣小董湘西外婆菜”,售价为 11.9 元;516g 的 “湘满天” 湘西外婆菜,活动售价可达 5.89 元等。整体来看,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食用量的多少,去选择不同规格、不同价位的湘西外婆菜产品。

(二)价格影响因素

湘西外婆菜价格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品牌因素,知名品牌往往在原料把控、制作工艺以及质量检测等环节更为严格规范,投入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价格通常也会比一些小品牌或者无名品牌略高一些,例如 “辣小董” 等口碑较好的品牌,其价格会根据产品规格处于相应的市场价位段,消费者购买时会基于对品牌的信任而愿意多支付一定费用。

原料质量也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使用优质新鲜的蔬菜、辣椒等原料,并且在选料上严格按照传统要求,像挑选鲜嫩的雪里蕻、品质好的萝卜干等,所制作出来的外婆菜品质更优,相应价格也会有所体现。而那些采用普通原料的产品,价格则会偏低一些。

包装形式同样影响价格,简易包装的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价格会比较亲民;而如果是精美的礼盒包装,或者采用了保鲜性更好、更便于携带和储存的包装材料,那么其成本增加,售价自然也会更高。比如一些用于送礼的湘西外婆菜礼盒装,价格就会比普通袋装的要贵些。

销售渠道也不容忽视,在大型超市、特产专卖店等实体店铺销售的湘西外婆菜,由于店铺租金、人员成本以及中间环节等因素,价格可能会比电商平台上同款产品略高一点。而电商平台上,不同卖家因进货渠道、促销活动等差异,价格也会有波动,像有的店铺会参与满减、折扣等优惠活动,使得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到湘西外婆菜。

六、忌口事项

(一)不宜同食的食物

在食用湘西外婆菜时,有些食物是不宜与之同时食用的,大家需要格外留意。比如柠檬,外婆菜就不宜和柠檬一同食用。这是因为外婆菜本身在制作过程中,经过腌制等工艺,带有一定的酸味,而柠檬同样味酸,两者同时食用的话,很可能会致使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引发胃痛、反酸等身体不适的情况,影响正常的饮食体验以及肠胃健康。像一些喜欢在吃饭时搭配柠檬水饮用的朋友,在吃湘西外婆菜的时候,最好就不要这么做了,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此外,从食物属性搭配的角度来看,湘西外婆菜偏咸辣,性质相对温热,也不宜与一些寒凉性的食物一起吃,像西瓜、梨子这类水果,本身就属于寒性食物,如果在吃湘西外婆菜时大量食用它们,冷热交加,容易造成肠胃的应激反应,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破坏了享受美食的愉悦感不说,还损害了身体的健康状况。所以,在食用湘西外婆菜时,要对食物的搭配有所选择,避免这些不合适的搭配组合。

(二)食用量建议

湘西外婆菜虽然味道十分美味,让人一吃就容易停不下来,但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还是要注意适量食用。毕竟外婆菜属于腌制类的菜品,在制作过程中会放入较多的盐分,过量食用容易导致盐分摄入超标。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而不少预制的湘西外婆菜产品中钠含量并不低,例如有的每 100 克中钠含量达到 1250 毫克左右,吃多了很容易超出正常的钠摄入标准,增加肾脏等器官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同时,外婆菜通常比较下饭,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过多的主食,这样整体的饮食结构就可能出现不均衡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在品尝湘西外婆菜时,合理搭配饮食,比如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像白菜、菠菜等,既能中和外婆菜的油腻感,又可以保证营养摄入的均衡。每次食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一时贪嘴,过量食用湘西外婆菜而给身体带来健康隐患,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地享受这道美食带来的独特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