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美食之蒿草粑粑

2024-12-17

一、引言

(一)引出湘西蒿草粑粑

湘西,这片充满神秘色彩与浓郁民族风情的土地,向来是美食的汇聚之所。酸鱼、腊肉、血粑鸭等诸多佳肴,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悠长,而在众多美食之中,蒿草粑粑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之一。它宛如一颗散发着独特韵味的明珠,承载着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深厚历史文化,穿梭在岁月长河里,从古老的过往一直流传至今,深受当地百姓以及外来游客的喜爱。每一口蒿草粑粑,似乎都在诉说着湘西的故事,那独特的口感和味道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由来,又是经过怎样精心的制作过程才诞生的呢?其味道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在价格和忌口方面又有着怎样的讲究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湘西蒿草粑粑的世界,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二、历史由来

(一)传说故事

在湘西地区,蒿草粑粑有着颇为久远且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由来,其中一个民间传说广为流传。相传在西周时期,三月初三的晚上乃是阴间的春节,彼时的阴间处处张灯结彩,众鬼魂们饮酒作乐、载歌载舞,这番热闹场景引得阳间不少人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前往观看。可待到雄鸡报晓,鬼魂们收市之时,那些玩得忘乎所以、乐而忘返的人们就被阎王爷留在了阴间,再也回不来了。

第二天,阳间便到处都是失去亲人的百姓们的哭声,农历三月初二也就此成了让人间陷入恐惧不安的日子。为了保平安,人们纷纷前往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能够庇佑。就在某一天的晚上,慈悲的观世音菩萨托梦给了一位老奶奶,说道:“我是南海观音菩萨,知晓人间有此劫难,特来拯救你们,赠予你蒿草一株,用它和面做成粑粑,便可‘巴魂’,这样在三月初三那天就能确保平安无恙了。” 老奶奶从梦中惊醒后,惊讶地发现自己手里竟然真的拿着一株青茸茸的蒿草。

她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把观音菩萨托梦赠蒿草的事告知了乡亲们。大家听闻后,立刻纷纷去到地里采摘青蒿,然后将其磨面制作粑粑食用。神奇的是,这一年的三月初三,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自那以后,每年的三月初三,姑娘媳妇们便成群结队地去采摘青蒿,跟着老奶奶一起制作粑粑 “巴魂”,并且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这一传说故事,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平安顺遂的祈愿,也为湘西蒿草粑粑披上了一层神秘且厚重的文化外衣,让其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显得珍贵。

(二)演变发展

最初,蒿草粑粑因着那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被赋予了保平安的特殊寓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健康顺遂的向往之情,成为了一种寄托着精神寄托的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慢慢融入到了湘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传统节日之中。

尤其是到了清明节(寒食节)的时候,蒿草粑粑更是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传统食品。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节日里,人们制作并食用蒿草粑粑,一方面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先人,另一方面也是借由其蕴含的美好寓意,祝愿生者人人都能够健康长寿,不受邪毒的侵扰。

在日常的生活中,蒿草粑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田间劳作归来的人们,用它来慰藉疲惫的身心;还是招待远方而来的亲朋好友,将其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端上餐桌,它都彰显着湘西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而且,随着岁月的变迁,蒿草粑粑的制作工艺在传承中也不断地演变发展,馅料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最初简单的搭配,到后来融入了芝麻、糖、腊肉、酸菜、五仁果馅等各种不同口味的馅料,满足着不同人群的喜好,但其所蕴含的那份对传统的坚守以及承载的湘西记忆,却始终未曾改变,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湘西这片土地上,成为了湘西美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制作过程

(一)前期准备

制作湘西蒿草粑粑,首先要准备好相应的原材料。主料一般有糯米粉、蒿草,辅料常见的包含猴栗叶、白糖、芝麻、熟黄豆粉、菜籽油等。

蒿草的挑选可是有讲究的,在湖南湘西一带制作蒿草粑粑通常用的是蒿草,它比艾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好的蒿草大概只有 10 厘米左右。要选择鲜嫩的蒿草,那种叶片尖尖的、叶茎多为紫色的蒿草虽会带有一点苦涩,但适合食用;而圆叶、叶面呈白色且有绒毛的一般是做药用,并不适合用来制作粑粑。

选好蒿草后就是清洗工作了,需认真清洗三遍。第一遍挑去夹杂在其中的杂草以及黄叶,保证蒿草的纯净度;第二遍用清水仔细摆洗,将蒿草表面附着的泥土和杂质都清洗干净;第三遍进行深水泡洗,让残留的杂质能够沉淀下去。

糯米粉建议选用质地细腻、无结块的,这样后续和粉团的时候能更好地融合,让粑粑的口感更加软糯。猴栗叶也要认真洗刷,反复清洗直至水变清澈,它在后面包裹粑粑时能起到防粘以及增添独特风味的作用。

白糖、芝麻、熟黄豆粉等辅料则根据个人的口味喜好以及制作的量来准备合适的分量,比如喜欢甜口一些的就可以适当多准备点白糖,喜欢馅料丰富且口感层次多的,就可以多准备些芝麻、熟黄豆粉等,将它们混合调配出美味的馅料。而菜籽油在制作过程中主要用于涂抹,防止粑粑粘黏,所以也要准备适量。

(二)具体步骤

材料准备妥当后,就进入到具体的制作环节啦。

第一步,将挑选并清洗好的蒿草煮熟,在煮的时候可以在水中加入沉淀后的石灰水(也可用适量的食用碱代替),水烧开放入蒿草,大火煮开约十五分钟,直至蒿草的茎叶变得软烂,随后再用清水多次揉搓,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去除蒿草叶子本身带有的苦涩味道,为了减少苦涩感,建议清洗两至三遍,清洗后用力攥紧拧干蒿草,把多余的汁水去除掉。

第二步,把处理好的蒿草用刀剁碎,剁碎后的蒿草在后续与糯米粉混合时能更加均匀,为保证口感,尽量剁得细碎一些。也可以将切碎后的蒿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和白糖进行炒制,炒香后的蒿草能让制作出来的粑粑香味更浓郁。

第三步,把处理好的蒿草加入到糯米粉中,然后开始和粉团,过程中要多次少量地加入清水,一直加到面团中没有明显的白色糯米粉为止,需要注意的是,锅底沾留的部分在混合过程中不用特意去刮起来,等面团混合好后用其他器具将面团装好,而锅底的锅巴可以开火烘干,当作小零食吃也是很不错的。

第四步,将和好的粉团搓条下挤,一般可以按照 50 克一个的量来分,接着把分好的小团子揉捏成皮,注意在揉搓的时候可以用筷子挑面团,手掌沾适量水避免面团沾手,同时也能使面团表面更加光滑。

第五步,调制馅料,把芝麻炒熟、捣碎成粉,与熟黄豆粉、白糖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调成馅心待用,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其他的食材,比如喜欢咸香口味的可以加入腊肉丁等。然后把调好的馅包入之前捏好的皮中,再搓成青团状。

第六步,把猴栗叶洗净后,在其表面均匀地涂抹上菜籽油,将包好馅的青团放在抹了油的猴栗叶上包裹起来,这样可以防止粑粑在蒸制过程中粘在蒸笼上,同时猴栗叶的清香也会融入到粑粑之中。

最后,将包好猴栗叶的蒿草粑粑放入蒸笼中,用大火蒸 12 分钟左右即可。等到蒸笼中飘出阵阵蒿草的清香以及糯米蒸熟后的香气,美味的湘西蒿草粑粑就大功告成啦。

四、独特味道

(一)外观呈现

湘西蒿草粑粑光从外表看,就有着十足的吸引力。它的外皮呈现出晶莹翠绿的色泽,仿佛将湘西那片生机勃勃的田野之色融入其中,透着清新自然之感,让人一看便觉赏心悦目。这抹翠绿,得益于制作时选用的鲜嫩蒿草,经过精心处理后,其独特的颜色赋予了粑粑别样的生机。而且,通常它还会用猴栗叶进行包裹,猴栗叶那独特的纹理和淡淡的色泽,与粑粑的翠绿色相互映衬,给整体增添了一份古朴而自然的韵味,就如同一份精心包装的礼物,光是摆在那里,便有着视觉上的独特美感,让人还未品尝,就先被这卖相所打动,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感受其内在的味道。

(二)口感风味

当把湘西蒿草粑粑送入口中,那独特的口感风味便开始在舌尖上绽放开来。首先,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蒿叶清香与糯米的醇厚香气相互交织,这两种味道完美融合,仿佛将湘西的山水田园气息都汇聚到了这小小的粑粑之中。轻轻咬上一口,便能体会到它软糯的口感,那种恰到好处的软糯,既不会过于软烂失去嚼劲,又不会过硬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伴随着咀嚼,粑粑的香甜味道也渐渐散发出来。

若是选择了带有馅料的蒿草粑粑,那更是能体会到丰富的味觉层次。比如芝麻、糖混合而成的馅料,会带来浓郁醇厚的香甜,每一口都甜到心坎里;要是馅料里加入了腊肉,咸香的味道与外皮的清香、软糯形成鲜明对比,却又相得益彰,给味蕾带来别样的冲击;还有酸菜馅料的,那独特的酸味能瞬间打开食欲,让人口齿生津,越嚼越有滋味。无论是哪一种馅料的搭配,都能让人回味无穷,一口接着一口,沉浸在这独特的湘西美味之中,仿佛每一口都在诉说着湘西的故事,承载着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与深厚文化底蕴。

五、价格情况

(一)不同渠道价格

湘西蒿草粑粑在不同的销售渠道,其价格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线下的特产店中,通常会根据粑粑的制作工艺、馅料种类以及包装精美程度等来定价。一般来说,普通的纯手工制作、无复杂馅料的湘西蒿草粑粑,单个价格大概在 3 元到 5 元左右。如果是添加了像芝麻、糖这类常规馅料的,单个价格可能会上升至 5 元到 8 元。要是选用了比较特色的馅料,例如腊肉、酸菜等,由于成本相对更高,单个价格能达到 8 元到 12 元不等。而且一些经过精美包装、适合当作伴手礼的礼盒装蒿草粑粑,价格会更高一些,根据礼盒内粑粑的数量和品质,价格范围大致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在电商平台上,价格的跨度也比较大。一些小型店铺售卖的湘西蒿草粑粑,按斤算的话,每斤价格大概在 15 元到 30 元左右,换算下来单个价格和线下特产店的普通款类似。若是批量购买,例如批发量达到 50 个或者更多,单价可能会优惠不少,有的能低至 1.5 元到 2 元左右一个。不过,要考虑到电商平台还会涉及快递费用等成本,如果是购买量较少,加上运费后,整体的花费可能就会比线下购买稍高一些。

影响湘西蒿草粑粑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原材料成本,优质的糯米粉、新鲜的蒿草以及其他馅料食材等,如果选用品质上乘的,自然会增加成本,进而反映在售价上。制作工艺也是关键因素,纯手工精心制作的,花费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较高,价格往往也会比机器批量生产的要贵一些。此外,品牌影响力也不容忽视,一些知名品牌,凭借其良好的口碑和质量保证,在定价上也会相对高一点。还有包装方面,简易包装的价格亲民,而礼盒装用于送礼等场合,包装成本高了,价格也就上去了。

(二)性价比考量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湘西蒿草粑粑在众多传统美食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蒿草的挑选、清洗,到和粉、制馅、包裹、蒸制等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制作者的用心与匠心。光是前期蒿草的处理,就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像煮制后反复揉搓去除苦涩味等,这一系列精细操作确保了最终成品的优良品质。而且,食材的选取也极为考究,选用当地特色的蒿草,搭配优质的糯米粉以及丰富多样的馅料,使得蒿草粑粑既有着独特的风味,又具备了丰富的口感层次。

在味道方面,它那清新的蒿叶清香与醇厚的糯米香气相互交融,外皮软糯,馅料丰富,无论是甜口的芝麻、糖馅带来的甜蜜滋味,还是咸香的腊肉馅营造出的别样风味,都让人回味无穷。与其他类似的糕点小吃相比,湘西蒿草粑粑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口感,这是它难以被替代的价值所在。

再看价格,虽然根据不同的渠道和品质有一定的价格区间,但综合考量其制作的复杂程度、独特的口味以及所承载的湘西文化内涵,它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比如,花几元钱就能品尝到一个充满湘西风情、有着传统手工制作韵味的美食,相较于一些价格高昂却缺乏特色的网红食品,湘西蒿草粑粑无疑是更值得一试的选择。它既能满足人们的味蕾享受,又能让人领略到湘西地区深厚的饮食文化,是一款实实在在的高性价比传统美食。

六、忌口事项

(一)饮食搭配禁忌

湘西蒿草粑粑在饮食搭配方面,总体来说没有特别严格的禁忌,但为了保证健康以及更好地品尝其独特风味,还是有一些事项值得留意。

蒿草粑粑富含碳水化合物,本身就具备较强的饱腹感,如果在食用时搭配其他同样高碳水的食物,比如大量的米饭、馒头、面包等,容易导致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量,增加肠胃消化负担,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而且,由于它含有一定的糯米成分,本身就相对不太好消化,若再与一些油腻的食物,像油炸肉类、油煎食品等一同大量食用,肠胃需要同时处理高油脂与高碳水,消化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容易使人感觉肠胃不适。

从营养均衡角度来看,蒿草粑粑中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虽然丰富,但缺乏一些维生素、蛋白质等其他营养元素。所以建议不要单一地只吃蒿草粑粑,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青菜等,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像鸡蛋、牛奶、瘦肉等,这样能让饮食更加全面,更利于人体吸收能量。

此外,因为蒿草本身有清热解毒等功效,性质偏凉,对于一些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如果搭配同样寒性的食物,比如苦瓜、绿豆等,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凉之气,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肠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类人群在食用时尤其要注意食物搭配的合理性。

(二)食用量建议

在食用湘西蒿草粑粑时,合适的食用量很关键。

湘西蒿草粑粑营养丰富,含有膳食纤维、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起到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不过,考虑到其食材特性,尤其是其中的糯米成分,粘性较大,不太容易被人体快速消化吸收。如果食用过多,容易造成肠胃负担过重,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等情况,可能会感觉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等不适症状。

对于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食用 1 - 2 个蒿草粑粑是比较适宜的量,既能品尝到其独特的风味,又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压力。而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消化系统还在发育完善中,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建议一次食用半个或者一个即可,并且要细嚼慢咽,便于更好地消化。

老年人的肠胃功能通常也有所减退,消化吸收能力变差,同样不宜过量食用,一次吃一个左右就好,食用后可以适当活动活动,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另外,对于本身就患有肠胃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肠炎等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食用量,甚至在病情发作期间,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后再决定是否食用,避免因食用不当而加重病情,影响身体恢复。总之,遵循适量食用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享受湘西蒿草粑粑带来的美味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