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西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3
2024-12-16
在湘西这片神秘且充满故事的土地上,蜂蛹有着颇为有趣的传说起源。相传在很久以前,凤凰地区深受蜂患困扰,牛角蜂、毛蜂等铺天盖地,它们在山林间、村落周围肆意飞舞。人们稍不留意,就会被这些蜂蜇到,一旦被蜇,那种痛痒之感实在难耐,却又无方可医。大家都为此苦恼不已,却又对蜂群毫无办法,只能每日小心翼翼地躲避着。
就在这时,有一位老人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让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建议 —— 取蜂蛹为食。老人说,这样做既能消除被蜂蜇后的痛痒,又可以解决蜂患问题。然而,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蜂是如此令人惧怕的东西,更别说去吃它们的蛹了,所以根本没有人相信老人的话。
不过,总有一些勇敢者愿意去尝试新事物。后来,真的有胆大的人按照老人所说的去做了,他们小心翼翼地获取了蜂蛹,经过烹制后尝试食用。没想到,蜂蛹的味道竟然十分鲜美可口,而且神奇的是,那些食用了蜂蛹的人,之前被蜂蜇后的痛痒症状真的逐渐减轻乃至消失了。
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人们之间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吃蜂蛹。而随着吃蜂蛹的人日益增多,仿佛是一种奇妙的呼应,蜂患竟然也自然而然地解除了。从那以后,蜂蛹在凤凰一带就逐渐成为了一道备受欢迎的传统名菜,常常出现在人们日常小酌的餐桌上,成为了湘西民间独特的饮食文化符号,承载着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过往,代代相传至今。
其实,蜂蛹在我国历史上早就受到了诸多关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载。古代的时候,蜂蛹还曾作为地方特产被送往京城进贡,足以见得其珍贵程度。
在我国著名的医药典籍《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蜂蛹食用价值的记载。书中对蜂蛹的性状、功能等方面都有着颇为详尽的描述,提到蜂蛹 “甘,平,微寒,无毒”,还指出其有着 “补虚羸,伤中,久服令人光泽,好颜色,不老,轻身益气” 等功效,也就是说蜂蛹具有一定的滋补身体、抗衰老的作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养生食材。
另外,《神农本草经》这部古老的药学专著里,更是将蜂蜡和蜂子(包含蜂蛹)列为上品药,记载了它们具有治病和保健的功效,肯定了蜂蛹在医药方面的价值。由此可见,从很早以前开始,蜂蛹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还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珍品,深受重视,其历史由来可谓源远流长,承载着古人对美食与养生的独特认知和智慧结晶。
要获取蜂蛹,前期的准备工作可是相当关键,而且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呢。
首先是寻找蜂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得有足够的耐心和观察力。在湘西地区,人们常食用的蜂蛹大多来自于黄脚胡蜂、黑尾胡蜂、黑绒虎头蜂以及被当地人称作 “地蜂子”“狗蜂子” 的黑盾胡蜂等。寻找这些蜂的蜂巢,就需要掌握它们各自的习性特点啦。
比如,准备好肉、棉花(因为蜂飞行时不容易发现棉花,带上棉花后方便观察追寻),趁工蜂出来寻找食物时,给工蜂喂上带有棉花的食物,工蜂就会开始往蜂巢搬运,而且它们还会记住觅食点,来来回回多次前来,这时人们就可以顺着带着棉花飞行的工蜂踪迹去寻找蜂巢了。不过像 “地蜂子” 这种,个头较小,飞行速度快,轨迹又低,即便有棉花加持,也常常让找蜂人空手而归呢。
另外,不同种类胡蜂的蜂巢也有不同特点。有的胡蜂会把蜂巢筑在树上,像一些高大乔木的枝杈间,它们的蜂巢形状往往比较规则,多呈球状或者椭圆状,外壳质地相对较硬,能很好地保护内部的蜂蛹和幼虫;而有的胡蜂则会选择在土里筑巢,比如 “地蜂子”,它们通过挑土的方式在比较密集的灌木丛里有坡度的地洞中建巢,巢穴入口相对隐蔽,周围还会有它们挑土时散落的痕迹。
在准备去寻找蜂巢时,还得带上一些必要的工具,像防护面罩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胡蜂的攻击性很强,要是被蜇到那可不得了,又疼又痒还可能引发过敏等情况。此外,准备一把小锄头或者铲子,方便挖掘土里的蜂巢;还有装蜂巢的容器,最好是密封性较好的,防止蜂蛹在运输过程中掉落或者受到污染等。
找到了蜂巢后,接下来就是人工取蛹的环节了,这里面也有着不同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用小夹子取蛹,先将蜂房采回后,用尼龙纱网将其围裹起来,然后在烟雾中熏 2 - 5 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驱除躲藏在蜂房内的个别蜇人成蜂,保障取蛹时的安全。熏好之后,解开纱网,除去蜂房表面上的泥土、残渣、树皮等杂质,接着用小夹子撤去蛹口壁膜,小心翼翼地将蛹及幼虫从蜂房内逐个取出。
另一种取蛹方法则是通过火烧,把蜂房口朝下在明火中烧 1 - 3 分钟,使蛹口壁膜烧光并露出蛹头,再用手轻轻振拍蜂房盖,让蛹及幼虫从房中脱落出来,对于那些个别不能剥脱的,再用小夹子夹取就可以了。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取蛹,取出来后都要将蜂蛹置于干净的竹箕或盆中,避免其沾染脏东西,影响后续的加工和食用。
湘西蜂蛹有着多种多样的烹饪方式,每一种都别具风味呢。
油炸蜂蛹:这是最常见也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做法。先把植物油倒入锅中,要是用菜籽油的话味道会更好,不过油要炼透,不然会有生油味。油的量要多一些,毕竟是油炸嘛。把油烧热后(如果担心不好掌控油温,可以先丢一个蜂蛹下锅试试),再将蜂蛹下锅,刚开始的时候不要翻动,等蜂蛹基本定型,有点微黄的时候,再轻轻搅动,要是使劲搅动的话,蜂蛹容易碎掉。等到蜂蛹炸至金黄色时,沥油出锅,撒上少许盐轻轻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干制蜂蛹:先进行人工取蛹,取出来后,把菜锅洗净,倒入适量水并投入少量食盐,调配成浓度为 2.5% - 3.3% 的盐水,然后将水烧开,把剥出的蜂蛹、幼虫放入沸水中焯 3 - 5 分钟,如果锅小蛹多的话可以分次进行。焯好后捞出沥干,薄摊在竹箕上。接着要及时沥干水分,薄摊于竹箕上放在阳光下晾晒,要是遇到阴雨天,就可以用火烘干,不过要注意把蛹体含水量控制在 14% 以下。也可以在晾(烘)干的基础上,用菜油炸二三分钟后捞出沥干,这样能让蜂蛹的外观色泽更为光滑油亮。
干煸蜂蛹:先准备好蜂蛹,把大蒜头切末,干辣椒切段。接着将油锅烧热,倒入蜂蛹开炸,炸至金黄后捞起。锅中留少许油,倒入蒜末、洋葱、大葱,加入干辣椒爆香,翻炒一会儿后放入炸好的蜂蛹,中火翻炒,加入一勺盐、胡椒,炒个一分钟左右即可起锅,起锅后撒上白芝麻,美味的干煸蜂蛹就做好了。
蒸蜂蛹:把蜂蛹仔细清理干净后,放入蒸锅中,大火蒸上 10 - 15 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生抽、香油、葱花等调料进行调味,这样蒸出来的蜂蛹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本的鲜味。
炒蜂蛹: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姜蒜末爆香,接着加入蜂蛹快速翻炒,然后可以加入青椒、红椒等配菜一起炒,适量加入盐、生抽等调料调味,炒至蜂蛹熟透、配菜断生就可以出锅装盘了,炒出的蜂蛹口感外脆里嫩,十分下饭。
在烹饪蜂蛹的过程中,无论是哪种做法,都要注意掌控好火候和时间,这样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蜂蛹佳肴哦。
湘西蜂蛹之所以能在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独特口感。就拿最为常见的油炸蜂蛹来说,当蜂蛹经过热油的洗礼,出锅的那一刻,便能呈现出外脆里嫩的绝佳状态。一口咬下去,先是能听到 “嘎吱” 一声,那是蜂蛹表面被炸得金黄酥脆的外壳发出的声响,酥脆的口感仿佛在齿间奏响了一曲美食的乐章。而紧接着,里面鲜嫩爽滑的蛹肉便展露出来,那种软嫩的口感与外层的酥脆形成了鲜明而美妙的对比,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油炸,其他烹饪方式下的蜂蛹也各有别样口感。比如干制蜂蛹,经过晾晒或烘干后,再进行简单烹饪,吃起来香脆可口,越嚼越香,那股子香脆劲儿能在口中留存许久。干煸蜂蛹呢,在经过油炸和与各种佐料的翻炒后,呈现出香酥的口感,每一个蜂蛹都吸饱了佐料的香味,一口一个,香酥的感觉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喉咙,让人欲罢不能。
不同的烹饪手法赋予了蜂蛹不同的口感层次,而这些丰富多样的口感共同构成了它独特的味觉体验,也正是吸引着众多食客一次次品尝湘西蜂蛹的魅力所在。
湘西蜂蛹在风味上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特色,让人一旦尝过便难以忘怀。烹饪好的蜂蛹,本身就带有一种淡淡的天然鲜香,而当搭配上湘西特色的佐料后,更是将这种风味发挥到了极致。
撒上一把花椒盐,那微微的麻味和咸味,瞬间就能激发出蜂蛹深层次的香味,让蜂蛹原本的鲜美更加凸显,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麻、咸、鲜交织在一起的美妙滋味。再加上姜蒜的辛辣和去腥作用,使得蜂蛹吃起来更加爽口,没有丝毫的异味。若是再放入干辣椒一起炒制,那热烈的辣味渗透到蜂蛹之中,让蜂蛹多了一份热辣鲜香,吃起来格外过瘾,辣味在舌尖上跳跃,却又不会掩盖蜂蛹本身的鲜味,反而与之相得益彰。
而且,湘西蜂蛹还能与其他食材搭配出别样的综合风味。比如和玉米一起,以金沙玉米的方式制作,油炸过后的蜂蛹与玉米混在一起,裹上淀粉炸成小团,既有蜂蛹的香脆,又有玉米的清甜,香甜可口,别具一番风味。当蜂蛹与韭菜搭配炒制时,韭菜的独特香味融入其中,让整道菜在鲜香之外又多了几分清新的气息。
在湘西的美食版图中,蜂蛹凭借着这些独特的风味特色,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宠儿,也承载着湘西独特的饮食文化韵味,让每一个品尝过的人都深深记住了这份来自湘西的独特味道。
湘西蜂蛹的价格并非固定不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蜂蛹的大小对价格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个头越大的蜂蛹往往价格越高。比如金环胡蜂等大型蜂种的蜂蛹,由于其本身发育得更为饱满,蕴含的营养成分相对更多,在市场上就更受青睐,价格自然也会比普通大小的蜂蛹要贵上不少。像那种个体较大、品相优良的蜂蛹,每斤的售价可能会比普通大小的蜂蛹高出几十元甚至更多。
其次,蜂蛹的等级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以冰冻蜂蛹为例,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蜂蛹品质最佳,无论是外观的完整性,还是内部的新鲜度等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价格通常在 80 - 100 元 / 斤;二级蜂蛹相对来说稍次一些,价格大概处于 50 - 80 元 / 斤的范围;三级蜂蛹各方面条件又弱一点,价格也就相应较低,在 20 - 50 元 / 斤左右。而且,不同等级的蜂蛹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一级蜂蛹往往会供应给对品质要求较高的高级餐馆或者一些追求高品质食材的消费者,而三级蜂蛹可能更多地流向一些对价格比较敏感、对品质要求没那么苛刻的普通消费渠道。
再者,地区因素不可忽视。在不同的地区,蜂蛹的价格存在明显差异。像湘西吉首、张家界等地,本身有着食用蜂蛹的传统习俗,人们对蜂蛹的认可度很高,市场需求旺盛,所以蜂蛹在这里的售价相对较高,每公斤能达到 400 元左右。而在一些没有食用蜂蛹习惯或者蜂蛹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价格就会低很多。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且有着独特饮食文化的地区,比如云南部分地区,由于将蜂蛹视为特色美食,价格也常常在 300 元 / 公斤以上,相较于其他地区明显偏高。
总之,蜂蛹的价格受到大小、等级、地区等多方面因素的交互影响,在市场上呈现出不同的价格区间,满足着各类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在湘西地区,蜂蛹的市场售卖情况有着自身的特点。
在当地的线下市场,比如一些传统的农贸市场或者特产集市中,蜂蛹常常作为特色农产品进行售卖。一般来说,品质较好、个头较大的蜂蛹,零售价格大致在 200 元 / 斤左右。如果是批量购买,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优惠幅度,但优惠空间也相对有限,毕竟蜂蛹的采集和加工等环节都需要耗费不少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蜂蛹是季节性较强的食材,在产出旺季的时候,市场上的供应量相对充足,价格可能会稍微平稳一些;而到了淡季,价格往往会有所上扬,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因为蜂蛹的获取难度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导致供应不稳定。
在线上平台方面,以惠农网等一些农产品销售平台为例,有不少湘西地区的商家售卖蜂蛹。一些标注为品质优良、采用专业采集和加工的蜂蛹,价格多在 200 元 / 斤左右,并且通常会设置一定的起购量,像 5 斤以上等不同规格。线上销售的蜂蛹由于面向的是更广泛的全国市场,所以价格会综合考虑运输成本、保鲜成本等因素。不过,线上平台也为湘西蜂蛹拓宽了销售渠道,让更多外地的消费者有机会品尝到这一特色美食,在一定程度上也稳定了蜂蛹的市场价格,使得其不会因为本地市场的供需波动而出现过于剧烈的价格变化。
总体而言,湘西蜂蛹无论是在本地市场还是线上平台,都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有着属于自己的价格定位,在特色美食市场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在品尝湘西蜂蛹这一美味时,有一些食用禁忌是需要大家格外留意的。首先,蜂蛹是绝对不能生吃的。要知道,蜂蛹可能会含有寄生虫等有害的物质,像一些野生环境下生长的蜂蛹,其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沾染各类病菌、寄生虫,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如果未经烹饪处理直接生吃,这些病菌、寄生虫就会随着蜂蛹进入人体消化道,进而在人体内繁殖、释放毒素,容易使食用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严重情况下,寄生虫还会与人体争夺营养物质,甚至可能导致肝、脾、肾等器官受损。所以,为了确保安全和健康,蜂蛹一定要经过烹饪加工做熟后才能食用。
另外,蜂蛹也不可以过量食用。蜂蛹中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比如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不过,正因为其营养丰富,过量食用的话,人体的肠胃一时间难以消化这么多营养物质,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而且,过量食用蜂蛹还存在中毒的风险,可能会引发身体的一系列不适反应。所以,即便蜂蛹十分美味,大家也要注意控制食用的量,适量品尝才是正确的做法。
蜂蛹虽好,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其中易过敏人群就需要格外谨慎对待。蜂蛹中富含异种蛋白,对于易过敏体质的人来说,食用蜂蛹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将这些异种蛋白视作外来的 “敌人”,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出现诸如恶心、腹泻、头痛以及全身麻木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比如有些本身就对鱼虾等食物过敏的人,通常也不建议食用蜂蛹,一旦食用后出现过敏症状,应当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情况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