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湘西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3
2024-12-06
湘西位于湖南省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风情。这里有壮丽的山水、古老的城镇、美味的美食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湘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族风情和特色美食等多个方面。这里的山水画卷令人陶醉,古老的城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美食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一)自然景观
八面山:八面山是一处位于湘西龙山县境内的风景名胜,整个景区全长 22 千米,总占地面积为 52 平方千米。其山势平坦,草原资源丰富,生活着大量牛羊。和远处的瀑布、云山、石林以及湖泊等自然景观形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画,向来也素有 “空中草原” 的美誉。
红石林: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唯一的红色碳酸盐石林,与芙蓉镇隔酉水河相望,由岩溶、峡谷、溶洞、湖泉、瀑布等部分共同组成。这个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具有极高的地质科研、美学观赏和旅游景观价值,有着 “武陵第一奇观” 的美誉。并先后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山水人文类的新潇湘八景之一的 “酉水画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等荣誉。
尖朵朵瀑布:尖朵朵瀑布位于凤凰县柳薄乡禾排村北部,瀑高 236 米,比有名的吉首德夯流纱瀑布高 5 米,为中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每到多水时节,这条从悬崖上凌空飞泻的瀑布,吞云吐雾、声若巨雷,像一条巨龙自半峰的洞心狂啸而下,十分美丽壮观。而且其周边群山环绕,景色秀丽,空气清新,也是一处天然的大氧吧。
(二)历史古迹
凤凰古城:凤凰古城是一座主要由 28 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西南部,是一个占地面积为 10 平方千米的国家 4A 级景区。其主要始建于公元 1704 年,距今也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历来就凭借其风优美的特点,被称之为 “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也素有 “北平遥,南凤凰” 的美誉。现已在其中以拥有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等在内的古色古香的古居民建筑。曾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称号。
乾州古城:这处具有 4000 多年悠久历史的乾州古城主要位于湘西苗族自治区内,该地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极为丰富,自古就是一出非常繁华的古城。现已在其中拥有胡家塘,三门开以及乾州古庙等著名历史景点,也曾先后被评为国家 4A 级风景旅游区,湖南历史文化街区等荣誉称号。四季皆可游玩,5 - 10 月更佳。
里耶古城遗址:里耶古城遗址是一处位于湘西龙山县境内的国家 4A 级风景旅游区,该地风景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在秦朝时期就是政治、文化经济重镇,发展至今,现已在其中拥有古城墙,中华第一井,古墓群等著名景点,现也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等荣誉称号。
老司城:湘西永顺古称溪州,老司城遗址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司治之地,是中国西南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彭氏土司政权始建于公元 910 年,止于公元 1728 年,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历时 818 年,世袭 28 代 35 位刺史或土司。老司城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独特,自然风光旖旎。城池遗址依山傍水,随形就势分为生活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等八大功能区,为 “三纵五横” 的棋盘式布局,有正街、河街、左街、鱼肚街等八街九巷,有祖师殿建筑群、文昌阁、土王祠等古建筑,有古牌坊、古城墙、排水系统等历史遗迹,有万马归朝、秀屏拱座、罗汉晒肚、灵溪司河等自然景观,同时还拥有原住民传承的土家族摆手舞、毛古斯舞、打溜子、梯玛歌等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 “静止的文物、活着的文化” 的独特文化奇观。2015 年 7 月 4 日,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湖南省第一个 “世界文化遗产”。
(三)民族风情
湘西民族风情:湘西民族风情是湘西的民俗艺术,节日有苗族节日、土家族节日。苗族节日有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土家族节日有春节、清明、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重阳。饮食有酸萝卜和吉首德夯桃花虾,特色服饰有苗族服和土家族服饰。
服饰介绍:苗族服饰绚丽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放特色。古时,男女都是 “色彩斑纹布”,上身穿花衣,着百褶裙,头发,包赫色头帕,穿船形双鼻绣花鞋,佩戴银饰。清代 “改土归流” 后,男子逐渐以裤代裙,裤管短而宽,穿土产花格子对襟衣。老年人裹黑布头巾,打绑腿、束腰带。妇女服装,胸前、袖口和裤筒,滚边绣花,过腰大而长,袖大而短,皆系满襟,没有衣领。衣服有琵琶襟、套襟、四角挖云、四叉式之分。但也有两臂皆白上衣,短马褂,下不著,长裙青红相间,自成文彩。亦有绣花卉者,上衣下裙以层数多者为美。土家族服饰民国以来,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人以青、蓝、白或条纹布为主,长二三米,一圈圈地缠绕在头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则多为青丝帕或白印花头巾,丝帕薄如蝉翼,最长达七、八米,是妇女终生陪伴之物,死后必以帕缠头入葬。衣服以青、蓝、白、印花布为主,男穿对胸衣,双排七至十一扣,俗称蜈蚣扣,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袖大而短,饰花边,拄银铜佩饰,俗称 “满襟”,有满清遗风;未出阁少女着花衣,讲究大红大绿;小孩喜戴菩萨帽,虎头帽;男鞋多为青蓝布,女人穿绣鞋;姑娘出嫁时必穿 “露水衣”,上着鲜 艳挑花绣衣,下着八幅罗裙,与土老司八幅罗裙有异曲同工之妙。
房屋特色:吊脚楼为湘西各族人民一种传统建筑形成,又称 “吊楼子”。吊脚楼为山野式 “楼阳台”,单檐悬挑,屋面反翘,名 “飞檐”,通风向阳,干爽清新。有与正屋成一字形,也有成 90℃直角形。吊脚楼外设走廊,二面称 “转角楼”,三面称 “走马楼”。栏杆多花格,县柱称 “吊瓜”' 或为六陵、八棱,或雕成球形、金瓜形。柱、防还雕有龙风、喜鹊、花卉等。民间吊脚楼上多为闺房,卧室或织锦、打花之处,底层为谷仓、柴房,也有底层下临溪流,泉水叮咚,别有情趣。山寨吊脚楼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富有大自然风光美。湘西州部分镇临河民居也建有吊脚楼,如吉首峒河街,凤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镇、茶洞边城及龙山洗车河等,历来都引起中外旅游者极大兴趣。
特有风俗:猴儿鼓舞是苗族鼓舞中较原始的一种舞蹈形式。表演的动作有 “戏舞”、“听鼓”、倒爬树”、“狮子滚”、“双加官”、“抢鼓” 等。表演时动作灵巧,急而不乱。“表演时人数不拘,可多可少 / 但女子不打猴儿鼓舞。挡箭牌在湘西各地很多分岔路口,均可以看到一种叫挡箭牌的石碑。挡箭牌是功德碑之一种,目的为家人祈福,,同时也为在岔路口迷失方向的路人指明上下左右所去的地方。茅谷斯土家族有着古老,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茅谷斯” 舞便是其中一颗明珠。茅谷斯,是土族在小摆手歌舞活动中穿插进行的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原始戏剧活动,也叫毛猎舞,被中外来宾称誉为 “千年不老茅谷斯”。
竹山村: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临水而居,背靠石山,村落被群山环抱,俗称半坡部落。村内建筑多就地取材,墙体用材多为土砖或石块,建筑形式多样,石头房、土房、吊脚楼等古老建筑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竹山村以苗族文化为切入点,挖掘和利用苗族农耕文化、建筑文化、婚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将苗族农耕、婚嫁、生活等习俗巧妙地融入旅游线路,打造了 “爱在竹山” 沉浸式体验景区,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磨豆腐、读农耕、赏婚俗、学苗语、唱苗歌、吃簸箕宴等文化盛宴。该村还成立了非遗产业合作社,聘请非遗传人在景区展示银饰锻造、花带编制、苗族刺绣、苗族织布非遗技艺,让游客体验非遗文化。
(四)特色美食
湘西腊肉:这是湘西的传统美食之一,用猪肉、盐、花椒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鲜美,味道香辣。
湘西酸辣粉:这是湘西的传统美食之一,用米粉、猪肉、豆腐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酸辣,味道鲜美。
湘西糍粑:这是湘西的传统美食之一,用糯米、糖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香甜,味道鲜美。
湘西油炸粑:这是湘西的传统美食之一,用米粉、猪肉、豆腐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酥脆,味道香辣。
湘西米粉:这是湘西的传统美食之一,用米粉、猪肉、豆腐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软糯,味道香辣。
湘西血粑鸭:这是湘西的传统名菜之一,用鸭子、糯米、鸭血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鲜美,味道香辣。
湘西油茶:这是湘西的传统美食之一,用茶叶、米粉、花生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香甜,味道鲜美。
湘西苗家酸汤鱼:这是湘西的传统名菜之一,用鱼、辣椒、蒜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酸辣,味道鲜美。
湘西社饭:这是湘西的传统美食之一,用糯米、花生、糖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香甜,味道鲜美。
湘西腊肉火锅:这是湘西的传统美食之一,用腊肉、豆腐、蔬菜等原料制作而成,口感鲜美,味道香辣。
湘西三下锅:湘西三下锅是湖南知名美食。它是由三种主料做成的,多为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或猪头肉等选其中二、三样或多样经过本地的土厨师特殊加工成一锅煮。三下锅的吃法也分干锅与汤锅之分,干锅无汤,麻辣味重,不能吃辣的人最好慎重选择。
湘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无论是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族风情还是特色美食,都能让游客流连忘返。这里的每一处景点、每一种美食、每一项民俗活动,都承载着湘西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等待着游客们去探索和发现。
简介
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由 28 个民族组成,始建于公元 1704 年。这里有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如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等。凤凰古城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沱江穿流而过,因两岸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由此得名。其历史悠久,汉时为武陵郡五溪蛮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开始建设,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发展。2001 年 12 月,凤凰古城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06 年 5 月 25 日,“凤凰古城堡” 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 12 月 15 日,凤凰古城被选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4 年 1 月 25 日,凤凰古城被文旅部拟确定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特色
凤凰古城以优美的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素有 “北平遥,南凤凰” 的美誉。古城四面环山,沱江从西向东穿城而过,城内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老街区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现有文物古建筑 68 处,古遗址 116 处,明清时代特色民居 120 多栋,各种庙祠馆阁 30 多座,是中国西南现存文物建筑最多的县份。主要景点有北门古城楼、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等,还有东门城楼、万名塔、崇德堂、文昌阁、夺翠楼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沱江是凤凰古城世世代代依偎的母亲河,也是县境最大的河流,从西至东横贯县境中部地区,是凤凰古城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河面不宽,河水清澈,能看到河水里的海草、游动的鱼和鹅卵石。古城墙在沱江南岸,城墙边的河水很浅,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临水而建,一半的根基就在沱江水里。2022 年 2 月,沱江获得 “最美家乡河” 称号。虹桥,又叫风雨桥、卧虹桥,位于是凤凰的中心,在沱江之上,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后经过数次修缮。建筑面积 570㎡,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登上二层尽览沱江风光,一层中间是过道,两侧是商铺。
简介
湘西四大古镇之一,坐落在巨大的瀑布之上。可乘船游览十里长廊,欣赏茂密的植被和清澈的湖水。芙蓉镇,原名王村,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冶州永顺县,是湖南省的千年古镇,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与龙山县的里耶镇、芦溪县的浦市镇、花垣县的边城镇(原名茶峒镇)一起,被誉湘西四大名镇。1986 年谢晋导演在王村拍摄电影《芙蓉镇》,王村声名远播,“芙蓉镇” 逐步取代王村。2007 年,王村正式更名为芙蓉镇。近年来,芙蓉镇先后被评为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古镇”、“全国十佳聚落美名镇”、“国家 4A 级景区”、“十大魅力乡镇”、“湖南省首批美丽乡镇”“湖南省文明乡镇”“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 等称号。
特色
芙蓉镇有刘晓庆米豆腐等特色美食,以及土家族的吊脚楼等民族特色建筑。芙蓉镇的瀑布和吊脚楼堪称古镇的左右护法。瀑布的形成,倚赖于芙蓉镇独特的 “喀斯特” 地貌,当地一条名叫营盘溪的溪流穿镇而过,在近 200 米落差的山崖中形成七处洞坎河床,继而形成巨大的流水瀑布。每当春夏暴雨之后,溪水陡涨,倾泻而下,形成漫天飞舞的龙洞烟雨奇观。吊脚楼的形成源于土家族先人居住在深山老林中、悬岩绝壁之上,为防止毒蛇猛兽袭击,先民在大树上搭架子盖 “空中住房”,慢慢地,从森林移至山地,演变成现今的吊脚楼。芙蓉镇上的吊脚楼鳞次栉比,沈从文曾言此地 “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壮”。芙蓉镇不仅景观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还有记载土家族政治军事历史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溪州铜柱” 和电影《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等人文景观。土家文化习俗丰富,如毛古斯舞、社巴节等。手工艺品小背篓和西兰卡普也极具特色。
简介
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是德夯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游览区,包括矮寨大桥、吉斗苗寨、德夯峡谷三个景区。矮寨奇观旅游区于 1987 年正式对外开放,2013 年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2021 年被评为国家 5A 级景区。
特色
景区内山势跌宕、绝壁挺拔、峰林耸立、溪河纵横,有六大奇景。构造出了奇路(矮寨公路奇观)、奇桥(世界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 —— 矮寨大桥)、奇寨(雄鹰背上的苗寨 —— 吉斗苗寨)、奇谷(玉泉溪峡谷、九龙溪峡谷、夯峡溪峡谷等)、奇瀑(全国落差最大的流纱瀑布及玉带瀑布、银链瀑布、夯峡溪瀑布群等)、奇俗(苗族风情、天下鼓乡)。景区红色旅游建设主要以矮寨大桥、矮寨坡盘山公路、德夯及周边苗寨为现场教学点。旅游区做好生态、民俗、地质、高空、研学、党建等多篇文旅文章,累计投入 4.5 亿元,建成悬崖栈道、天桥仙居、5.3 万平方米停车场等项目和设施,实现便民服务设施全覆盖。实现景区绿色交通、慢行观光系统与高速、高铁、机场无缝衔接。低空飞行基地、幸福峡谷星空房车露营地等新业态引来游客无数。
简介
位于湘西龙山县境内,山势平坦,草原资源丰富,有 “空中草原” 的美誉。八面山平均海拔 1200 余米,山上丘陵起伏,草场广阔无垠。对于这座空中秘境之险谲奇特的外形,沈从文曾作如此形容:山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陡削悬绝,只一条小路可以上下。《方舆纪要》也曾惟妙惟肖写过 “八面山” 之 “八面” 的由来:山分八面,绵亘数十里,直上十余里,山之最高处曰钟顶山。
特色
生活着大量牛羊,与远处的瀑布、云山、石林、湖泊等自然景观构成美丽画卷。八面山四周悬崖峭壁独绝,万峰争傲,山岭云横,但山顶却开阔平坦,牧草丰茂,牛羊马匹成群,因此享有 “空中草原” 之美誉,也被称之为 “中国南方草场上的明珠”,更如仙境中一座浮于世外的桃源小镇,被山水游者盛赞为通往漫画世界的空中孤岛和东方的诺亚方舟,还有人说它是湖南最后一片秘境。
简介
中国唯一的红色碳酸盐石林,与芙蓉镇隔酉水河相望,由岩溶、峡谷、溶洞、湖泉、瀑布等部分组成。红石林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古丈县,据地质专家考证,红石林岩石形成历史约有 5 亿年,红石林地域与坐龙溪峡谷一样同属地史上所称的扬子古海,海底沉积了大量混合泥砂的碳酸盐物质,经地壳运动和侵蚀、溶蚀作用,形成了这片美丽的地质奇观。
特色
具有极高的地质科研、美学观赏和旅游景观价值,有 “武陵第一奇观” 的美誉。景区内石峰林立,万峰迭嶂,千姿百态斯特地貌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而迷人的风采。红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的一种,以其红色的 “皮肤” 在全国独一无二。红石林保持了原生态之美,色彩鲜艳,造型优美,还会因天气而变,晴天望之,一片紫红,阵雨过后,顿成褐红,宛如一幅山水画,雨过天晴,无数石峰又魔幻一般从边缘由褐红变成紫红。此外,红石林景区内还有溪流、清泉、草坪和盛开的紫藤花,宛如天然园林。红石林地区还曾举办过中法原生态 “月光情人” 音乐节,促进了中法文化交流。
简介
位于湘西龙山县境内的国家 4A 级风景旅游区,在秦朝时期是政治、文化、经济重镇。里耶,原名为酉阳,唐代称溪州。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享有酉阳雄镇、湘西 “四大名镇”“小南京” 之美誉。
特色
有古城墙、中华第一井、古墓群等著名景点,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 年,古城遗址的发现和 3.6 万余枚秦简的出土令里耶一夜成名。
简介
具有 4000 多年悠久历史,位于湘西苗族自治区内,风景优美,文化底蕴丰富。
特色
有胡家塘、三门开、乾州古庙等著名历史景点,被评为国家 4A 级风景旅游区和湖南历史文化街区。
简介
位于花垣县南部,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特色
保留着完整的古建筑、古城墙和古街道,环境幽静,有鸳鸯楼、大宗祠等历史建筑。
简介
位于凤凰县柳薄乡禾排村北部,是中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特色
瀑布高 236 米,吞云吐雾、声若巨雷,周边群山环绕,景色秀丽,是天然大氧吧。
简介
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特色
峰林奇特,溪水清澈,有袁家界、黄石寨、金鞭溪等美景。
制作工艺
湘西腊肉通常选用当地土黑猪作为原料,土黑猪一般以草、五谷杂粮为食,饮用山泉水,圈养一年左右,肉质紧实、香味浓郁。制作时,将新鲜的猪肉切成适当大小的条状,准备盐、花椒、五香粉等调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在肉条上均匀涂抹调料,并放入大缸中腌渍 5 到 7 天。之后取出用绳子或棕榈叶子穿起来,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2 到 3 天,再进行熏制。熏制一般在火炕的架子上进行,时间约为一个月,直到肉变得乌漆抹黑且表面泛油光。
吃法多样
湘西腊肉吃法丰富多样。可以与青椒、小米椒、大蒜、生姜等一起炒制。先将腊肉用热水和钢丝球刷干净,再用清水泡一晚上,切成小块后下锅煮,水开中火煮 10 分钟,然后切片。锅中放少许油,油热下腊肉翻炒,炒出油后加入青椒、小米椒、蒜沫、姜沫,翻炒入味,加适量生抽、少量蚝油,再根据腊肉的咸度适当加盐调味,最后加葱段翻炒出锅。腊肉还可放在米饭上蒸,蒸出的腊肉肥而不腻,味道独特。
苞谷酸
苞谷酸将玉米磨成粉,加红辣椒在坛子里发酵半个月左右制成。其用途广泛,可与多种食材搭配,如炒蒜、蒜苗等。制作时,将包谷酸、玉米酸、渣辣子、炸广椒、炸辣椒等材料与玉米、辣椒制作而成。蒜切碎,蒜苗切细备用。起锅热油爆香蒜,油稍微多一点,再把包谷酸倒入,翻炒至变色,加入蒜苗翻炒均匀,加一点点盐和鸡精调味即可装盘。此外,还可以用包谷酸制作野竹笋酸辣子汤,将野竹笋剥壳洗净切小段,锅中放适量油,油老后放入竹笋爆炒,炒干多余水份。取适量酸辣子放入大碗中加水搅拌,再经细漏盆倒入锅中,加盐与竹笋一起煮,加适量鸡精提鲜,加入蒜叶的根部煮熟,出锅前加入蒜叶。
酸萝卜
酸萝卜以萝卜条为原料,放入盛有白醋的坛中密封两至三天,酸味十足。酸萝卜可当点心解馋,口感爽脆,是湘西特色小吃之一。
制作过程
血粑鸭制作前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杀鸭时将鸭血倾入糯米中,鸭血凝固后即可蒸炒。先将糯米浸泡后与鸭血混合凝固,蒸熟后切成小方块用茶油煎熟。鸭肉和猪肥肉、花椒、植物油等一起爆炒,再放入血粑一并煮熟。
口感特色
血粑鸭肉嫩血鲜,入味浓厚,血粑清香柔糯。既有鸭肉的鲜美味浓,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吃起来口感香浓,食欲大增,是湘西的一道特色名菜。
特色
古丈铁板烧是湘西烟火的代表。在闹市中,一条长长的街,一间间用布、塑料或太阳伞支撑起的铺子,一张大围桌,几条长凳。食客们围坐在此,品尝羊肉串、炸臭豆腐、酸萝卜、红苕粉、米豆腐、炒腊肠等大杂烩,佐以湘西特色酸辣椒,再配上一点小酒,充满烟火气,可与三五好友 “围炉夜话”。
氛围
热闹的氛围中,人们谈天说地,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受湘西的独特风情。
原料与口感
湘西米粉采用富硒大米加工而成,粉条劲道,口感鲜美爽滑。不同于南方别的地方的米粉,湘西米粉粉丝粗而汤汁少,然而味道却鲜美爽滑,咬起来十分有嚼劲。
哨子种类
“哨子” 种类繁多,有肉丝、排骨、牛肉、牛肚、羊肉、红烧肉、猪脚、腊肉、香肠等多种 “哨子” 熬制汤汁,让米粉入味,口感层次丰富。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 “哨子”,品尝到不同的美味。
制作工艺
凤凰姜糖的制作工艺独特。生姜、红糖、水等原料在铁锅里熬,等熬成粘状时倒出冷却,将姜糖团挂到门旁的铁钩上,迅速地拉出一条条的糖条,再用剪刀把它剪成拇指大的三角形。
功效与口感
凤凰姜糖对降血脂、降血压、防心肌梗死均有特殊的作用,还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姜糖味甜而辛辣,两种奇妙的味道冲击着味蕾,让人欲罢不能。
制作过程
湘西蒿草粑制作过程讲究。糯米浸泡磨粉,蒿草烫熟去苦涩味和黑色素。将从山里采摘来的蒿草洗干净,放入锅中用热水烫熟,去其苦涩味,捞起后用冷水冲,扭干水分,去其黑色素和细毛,重复几次操作使蒿草足够柔软且呈青绿色。然后切碎的蒿草和糯米粉一起倒进面盆里,着上温水,调入少许盐搅拌,使劲地揉,使蒿草的绿色汁液浸入糯米粉子里,再揉成面团,包入糖馅用猴栗树叶子包好蒸熟。
特色
蒸时香味满屋子飘荡,口感如绿色宝石般的面团包裹着香甜糖馅,是湘西清明时节的特色美食。
习俗
湘西素有 “二十八,打粑粑” 的说法,春节前家家打糯米糍粑,有小糍粑和 “破笼粑” 之分。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象征 “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苗家人大方。
制作讲究
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压,要做得光滑美观。
原料与做法
湘西灯盏窝俗称 “油粑粑”,原料是大米、糯米、黄豆。用大米和黄豆打浆加葱与水调匀成浆,倒在勺子里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
口感
外酥里嫩,滤油后即可食用。咬一口,酥脆的外壳与软糯的内馅相得益彰。
油炸河蟹
金黄饱满,香味浓郁,吃起来酥脆,壳都能吃,肉质鲜嫩。经过油炸后的河蟹,色泽诱人,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油炸水蜈蚣
酥脆可口,壳下肉鲜嫩,无需调料就很美味。水蜈蚣经过油炸后,口感独特,是湘西人喜爱的特色美食之一。
大锅盘鳝
造型奇葩但味道美味,鳝鱼油炸后酥脆,有麻辣香味。盘鳝的独特造型虽然让人惊讶,但一旦品尝,就会被其美味所折服。
口味龙虾
颜色鲜艳,香气扑鼻,肉质细嫩有弹性,蘸调料更佳。湘西的口味龙虾以其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吸引着众多食客。
松脆蜂蛹
湘西人爱吃虫宴,蜂蛹麻辣鲜香,有胶质感,酥脆过瘾。蜂蛹作为湘西特色美食,口感丰富,是勇敢的食客们不可错过的美味。
第一天乘坐高铁抵达芙蓉镇,夜晚欣赏古镇灯火辉煌。打卡地点:观瀑台、芙蓉大瀑布、五里石板街。
芙蓉镇,原名王村,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冶州永顺县,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夜晚的芙蓉镇被灯火点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西的大地上。站在观瀑台,可俯瞰芙蓉大瀑布的壮丽景色,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在灯光的映照下,如银练飞舞。五里石板街则充满了古朴的韵味,街道两旁的店铺灯火通明,售卖着各种特色商品,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刘晓庆米豆腐等当地美食,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
第二天游览惹巴拉风景区,参观里耶秦简博物馆,漫步里耶后街,登上八面山。打卡地点:捞车河村的彭家寨、梁家村的梁家寨、古列寨门、影视楼、悬崖公路、燕子洞、自生桥、云顶之巅。
惹巴拉风景区风景秀丽,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土家族传统村落。捞车河村的彭家寨和梁家村的梁家寨,展现了土家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古列寨门气势恢宏,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影视楼则是游客们打卡拍照的好去处,在这里可以留下美好的回忆。悬崖公路惊险刺激,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壮丽的风景,让人既紧张又兴奋。燕子洞、自生桥等自然景观更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里耶秦简博物馆是了解秦朝历史的重要场所。这里收藏了大量的秦简,为研究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漫步里耶后街,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街道两旁的古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登上八面山,感受 “空中草原” 的独特魅力。八面山平均海拔 1200 余米,山上丘陵起伏,草场广阔无垠,与远处的瀑布、云山、石林、湖泊等自然景观构成美丽画卷。
第三天探索乌龙山大峡谷,走访花垣边城茶峒。打卡地点:惹迷洞、鲢鱼洞、风洞、飞虎洞、茶峒古街、茶峒河、洪安老街、翠翠岛。
乌龙山大峡谷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有众多的溶洞。惹迷洞、鲢鱼洞、风洞、飞虎洞等溶洞各具特色,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茶峒古街保存着许多古建筑,走在古街上,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茶峒河清澈见底,河水缓缓流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洪安老街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街道两旁的店铺和民居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翠翠岛是为了纪念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而建,岛上的翠翠雕像栩栩如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第四天参观吉首矮寨大桥,游览德夯苗寨,然后踏上归途。打卡地点:矮寨大桥、流沙瀑布、天问台。
吉首矮寨大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梁,它横架于德夯峡谷之上,震撼壮观。站在桥上,可以俯瞰峡谷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德夯苗寨是一个神秘的古老苗寨,这里原生态的苗族生活一览无余。苗绣、扎染、榨油、打糍粑、磨豆腐等传统手工艺让人感受到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丰水期深处还有瀑布飞流,十分壮观。天问台绝壁高崖间的突兀高台,一侧与山体相连其余边缘临空,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山涧,现实版仙侠世界。
“苗乡赶金秋” 体验之旅行程路线为凤凰竹山村→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花垣沙科梯田→保靖夯吉苗寨。打卡地点:苗寨、民宿养生静心,体验十八洞脉搏,品尝豪放热情长桌宴,感受浓郁民族风情,赶赴金秋盛宴。
凤凰竹山村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临水而居,背靠石山,村落被群山环抱。村内建筑多就地取材,石头房、土房、吊脚楼等古老建筑错落有致。竹山村以苗族文化为切入点,打造了 “爱在竹山” 沉浸式体验景区,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磨豆腐、读农耕、赏婚俗、学苗语、唱苗歌、吃簸箕宴等文化盛宴。
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风景秀丽,有创下了四个 “世界第一” 的矮寨大桥、“精准扶贫” 首倡地十八洞村、美丽峡谷间的德夯苗寨。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高山台地峡谷、了解湘西苗寨风情,看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花垣沙科梯田在秋天呈现出一片金黄的景象,层层叠叠的梯田、蜿蜒迂回的田坎和错落有致的村寨相映成趣,摇曳着丰收的喜悦。
保靖夯吉苗寨村寨分布在被称为 “九龙夺宝” 地势的三沟三岭之中,清一色的木质结构,依自然地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寨中散布着一些吊脚楼,很有诗情画意。
“湘西盛景 共赏金秋” 行程路线为凤凰长潭岗水库→泸溪沅水畔滨江大草原→保靖吕洞山→古丈栖凤湖→永顺芙蓉镇和小溪国家森林公园。打卡地点:观长潭岗火红水杉,赏沅水画壁风光,等吕洞山云海日出,看栖凤湖秋色,在小溪寻 “世外桃源”,饱览湘西金秋盛景。
凤凰长潭岗水库是凤凰县 20 世纪 90 年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一到秋天,两岸变得金黄秀丽,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泸溪沅水畔滨江大草原处沅水之畔、县城之郊,与泸溪县城隔河相望,环境优美,是集体育、旅游、康养于一处的文旅综合体,更是露营、烧烤、亲水、戏水的最佳去处。
保靖吕洞山有大烽上寨和大烽下寨,奇峰与瀑流使得寨子越发秀丽多姿,是品茗香茶,休憩养生的天然氧吧。
古丈栖凤湖位于张家界至凤凰的旅游线路中段,是酉水画廊区域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气候温和、空气清新,自然风光优美,远山如黛、湖面翠绿如镜、笔直入云的树木被深秋染成金黄。
永顺芙蓉镇和小溪国家森林公园,芙蓉镇是 “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小溪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特有的、未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森林,秋天的这里漫山遍野被红叶装扮得分外妖娆。
“靓” 爽湘西 多彩风情旅拍游以湘西州的民族风情为特色,适合夏季旅拍。打卡地点:凤凰古城、芙蓉镇、红石林、里耶古城、乾州古城、浦市古镇、惹巴拉。
凤凰古城清澈的沱江和古朴的城墙、吊脚楼与苗族风情相应成趣,构成了天然的 “大片摄影棚”,已有上千家旅拍店。芙蓉镇是 “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分分钟霸屏朋友圈。红石林是 “五亿年前的海底世界”,姿态万千的奇石、层层叠叠的岩浪,定格古老与浪漫的传奇。里耶古城让您穿越时空,一眼万年。乾州古城、浦市古镇、惹巴拉,明清古街、兵战要塞、土家山寨,个个都是出片胜地。
“炫” 爽湘西 灯火阑珊梦幻游体验湘西的夜生活,包括夜秀、夜宴、夜宿、夜演等。打卡地点:凤凰古城、乾州古城、芙蓉镇、八面山民宿集聚区、精品旅游演艺节目现场。
凤凰古城霓虹璀璨、美轮美奂,风情万种的酒吧、临河而建的吊脚楼,给您一座小城的浪漫。乾州古城夜色迷人,吉首的夜生活尤为精彩。芙蓉镇如梦似幻,瀑布之下仿佛不在夏。八面山民宿集聚区让您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体验舒适的住宿。精品旅游演艺节目如《边城》《凤凰样子》《花开芙蓉・毕兹卡的狂欢》《德夯幻境》等让您尽享湘西的梦幻夏夜。
“沁” 爽湘西 避暑养心度假游享受湘西的清凉,有溶洞、峡谷、瀑布等避暑胜地。打卡地点:南华山、不二门、小溪国家森林公园、坐龙峡、古苗河百瀑大峡谷、德夯大峡谷、乌龙山大峡谷、奇梁洞、芙蓉镇网红大瀑布、矮寨无边泳池。
南华山、不二门和小溪国家森林公园是避暑 “吸氧” 的好去处。坐龙峡夏季均温只有 23℃,舒适无比。古苗河百瀑大峡谷、德夯大峡谷、乌龙山大峡谷、奇梁洞等景区冰凉感十足。猛洞河漂流更是游玩湘西的夏日标配。芙蓉镇网红大瀑布、矮寨无边泳池,也是体验水的极致玩法。
“趣” 爽湘西 花式体验研学游参加各类研学课程,寓教于乐。打卡地点:州博物馆、矮寨奇观、十八洞、里耶古城、中华大熊猫苑、中寨鬼溪秘境、边城实景。
从湘西州博物馆出发,开启花式研学之旅。在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感受高山台地峡谷、了解湘西苗寨风情,看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在里耶古城与秦王朝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中华大熊猫苑,体验撸熊猫的乐趣。在中寨鬼溪秘境,乘坐小火车穿梭田地间,感悟农耕文化。在边城实景,享受美景的同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惬” 爽湘西 自驾露营休闲游在湘西的宝藏露营地享受惬意时光。打卡地点:长潭岗、矮寨峡谷星空露营地、紫霞湖、栖凤湖、八面山。
从凤凰古城自驾前往长潭岗,打卡拍照、露天影院、桌游娱乐。矮寨峡谷星空露营地可以挑战滑翔伞,于蓝天下御风而行。紫霞湖山水旖旎,美景如歌。栖凤湖茶香回甘,舒缓身心。八面山烤全羊配上冰啤酒,在帐篷下仰望星河璀璨。
“酷” 爽湘西 极速狂飙全景游打卡湘西著名景点,体验 “特种兵” 玩法。打卡地点:凤凰古城、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边城茶峒、吕洞山、州博物馆、浦市古镇、墨戎苗寨、芙蓉镇、惹巴拉。
前往 “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赏迷人夜色、拍一组民族风情大片。游玩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体验高空极限项目。探访沈从文笔下的 “边城” 茶峒。走进苗族圣山吕洞山,倾听她的传说。玩转墨戎苗寨,品尝拦门酒、长桌宴。横穿芙蓉镇网红大瀑布,漫步五里石板街。走进 “中国土家第一寨” 惹巴拉,一睹土家族建筑的巧夺天工。
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风情,苗族和土家族的独特文化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苗族
苗族鼓舞:历史悠久的苗族鼓舞节奏灵动,击鼓者与鼓共舞,观赏性极强。其表演形式多样,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苗族鼓舞常常成为焦点,展现出苗族人民的豪迈与热情。
银器:在苗族文化中,银器不仅是传家宝,更是驱邪保平安的圣物。苗族银器做工精细,图案往往蕴含着动人的传说,每一件银器都仿佛在诉说着苗族的历史与故事。
苗女刺绣:苗女刺绣巧夺天工,服饰丰富多样。苗族女子用灵巧的双手在布料上绣出精美的图案,色彩斑斓,富有民族特色。这些刺绣作品不仅是服饰的装饰,更是苗族艺术的瑰宝。
赶秋:湘西苗族的赶秋是欢庆丰收和社交的节日,融入了传统文体活动和祭祀活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传承着苗族的传统文化。
吕洞山和夯吉苗寨:这里是寻找古老苗族原生态文化的绝佳去处。吕洞山雄伟壮观,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夯吉苗寨则保留着苗族的传统建筑和生活方式,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苗族的古老文化。
墨戎苗寨:墨戎苗寨被群山环抱,风景秀丽。这里不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还是古丈毛尖的重要产区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苗族的风情,品尝香醇的古丈毛尖。
土家族
土家织锦:土家织锦用棉线勾勒经纬,纹饰多为花鸟虫草和生活用具图案,配色浓烈鲜艳。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歌舞文化:土家族人能歌善舞,通过歌舞传递文明。毛古斯舞作为古老原始的舞蹈,被认为是中国舞蹈及戏剧的活化石。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让人们感受到土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惹巴拉景区:惹巴拉景区由三个土家族村寨构成,呈现出土家族原生态生活场景。这里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山水相依,让人陶醉在土家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之中。
湘西的高山巨谷造就了原始纯真的风貌,拥有众多令人惊叹的景点。德夯大峡谷、矮寨大桥、吉斗苗寨、天问台、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乌龙山大峡谷、八面山、苗疆边墙等景点,展现了湘西的山川之美。德夯大峡谷峰峦叠嶂,峡谷深邃,溪流潺潺,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矮寨大桥横跨峡谷,气势恢宏,成为了湘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吉斗苗寨坐落在山间,古朴的苗族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天问台绝壁高崖间的突兀高台,一侧与山体相连,其余边缘临空,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山涧,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的红色碳酸盐石林独具特色,千姿百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乌龙山大峡谷神秘莫测,溶洞众多,是探险爱好者的天堂。八面山山势平坦,草原资源丰富,有 “空中草原” 的美誉,与远处的瀑布、云山、石林、湖泊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苗疆边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让人感受到湘西的厚重历史。
水
湘西水系滋养出了许多古城,如凤凰古城、芙蓉镇等。凤凰古城的沱江穿城而过,河水清澈,两岸的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和悠扬的苗家歌声,让人仿佛回到古老时代。芙蓉镇则被一条名叫营盘溪的溪流穿镇而过,在近 200 米落差的山崖中形成了巨大的流水瀑布,与吊脚楼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景观。此外,湘西还有许多瀑布与古城珠联璧合,展现了湘西的水之魅力。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的石板街道、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悠扬的苗家歌声,让人仿佛回到古老时代。古城内的老街区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现有文物古建筑 68 处,古遗址 116 处,明清时代特色民居 120 多栋,各种庙祠馆阁 30 多座。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保存至今。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河面不宽,河水清澈,能看到河水里的海草、游动的鱼和鹅卵石。古城墙在沱江南岸,吊脚楼群临水而建,一半的根基就在沱江水里。虹桥位于凤凰的中心,在沱江之上,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后经过数次修缮,是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芙蓉镇
芙蓉镇充满土家族风情,石板路、木质建筑、吊脚楼具有浓郁民族特色。芙蓉镇原名王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1986 年谢晋导演在王村拍摄电影《芙蓉镇》后,王村声名远播,逐步更名为芙蓉镇。芙蓉镇的瀑布和吊脚楼堪称古镇的左右护法。瀑布的形成倚赖于芙蓉镇独特的 “喀斯特” 地貌,溪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漫天飞舞的龙洞烟雨奇观。吊脚楼鳞次栉比,沈从文曾言此地 “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壮”。芙蓉镇不仅景观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还有记载土家族政治军事历史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溪州铜柱” 和电影《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等人文景观。土家文化习俗丰富,如毛古斯舞、社巴节等。手工艺品小背篓和西兰卡普也极具特色。
乾州古城
乾州古城有 4000 多年历史,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石板古街、十里河道和荷塘月色等景点,展现苗疆文化魅力。胡家塘、三门开以及乾州古庙等著名历史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乾州古城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极为丰富,自古就是一处非常繁华的古城。
边城古镇
边城古镇保留完整的古建筑、古城墙和古街道,环境幽静,有鸳鸯楼、大宗祠等历史建筑。这里充满了古朴的韵味,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